第六百三十四章 张党(上)

“今天学什么?”孙海华对刚刚走进来夏末禅问道。

“这个……如果没有具体的议题,那就继续读毛选?”夏末禅短暂地考虑了一下之后说道。

在接受了张晓舟交给的任务之后,夏末禅马上着手在国土学校那些表现得比较积极也比较有团队精神,比较肯做事和付出的学生中发展和建立了好几个政治理论学习讨论小组。

这一点儿也不难,学生们本来就喜欢挥斥方遒,喜欢谈论政治和遐想未来,即便是没有人带动他们自己也在做这个事情,有人,而且是联盟管理层中的重要成员来推动这个事情之后,很快就有很多人主动地参与了出来。

被邀请的人都有一种参加南湖会议的兴奋,很多人认为自己马上就能像那些先烈一样成为这个白垩纪时代的先锋代表和掌舵者,但夏末禅和江晓华并没有给予他们这样的机会。他们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旁观者,冷眼观察着这些同龄人的表现。

有些人满腔热血,但那股热情却也很容易就失望冷却。有些人夸夸其谈,但却很少实干或者是有什么实际性的想法。有些人完全是来这个宣泄自己多余的精力和不满,当一个喷子。也有人明显是抱着混政治资历的想法,兴冲冲地来参加活动,但在发现这个小组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可以让他们成为掌权者的一员,而是一个很松散,随便人们怎么讨论都可以,甚至可以胡乱地评击联盟高层,没有什么政治意味的沙龙之后,他们便失去了兴趣,慢慢淡出了这个活动。

这样的人之前在城北联盟内部开会的时候江晓华和夏末禅就已经见过很多,一点儿也不觉得诧异。他们只是继续小心地观察着人们的表现,把那些投机者、夸夸其谈者和没有韧性的人慢慢地剔除,然后悄悄地邀请那些在他们看来符合要求的人参加更进一步的学习小组。

他们当然没有能力去甄别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有多少人是更加高明的投机者,但更进一步的筛选自然有其他人去做,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尽可能地扩大这个队伍的人数。

他们把这个小组称为中心学习组,一开始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但曾经在国土学校学生会组织部担任干事的孙海华加入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如果要以张晓舟那种道德标准来吸收新人,那即使是现在的十几个人也很难说达到了要求,按照这样的标准,他们这个学习小组将始终面临人才匮乏的窘境,甚至有可能变成一个孤立于大多数之外的小圈子。那样的话,他们这些人就会成为人们眼中的异类,并且渐渐地被孤立,被异化,甚至站到人们的对立面去。那样的话,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不但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反而有可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人的思想觉悟不可能一成不变,在正确的引导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影响下,人们的境界也会得到升华,而在一个满是抱怨和负能量思维的环境下,人们很容易就会走偏,变得满腹牢骚怨天尤人。

所以他们这个学习小组的使命并不仅仅是发掘出那些本来就符合他们期望的人,更应该影响和推动人们的思想向着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把更多的人转变成为符合他们期望的人,让他们的这个小圈子变成一个大圈子,并最终影响到大多数人。

投机者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满腹牢骚而又不愿意做出改变,不愿意付出任何努力的人。

所谓的投机者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比其他人更有上进心,更渴望成功和进步,其中当然有渴望投机取巧,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最大利益的败类,但也不乏真正有野心有能力也愿意付出努力的人。前者可以用良好的制度来堵住他们取巧的途径,迫使他们走正途,如果他们不肯,那就彻底淘汰他们。而后者则可以通过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来引导和改变他们追求的东西,努力去转变他们的思想和需求,总而言之,就是要想方设法把更多的人变成自己人,而不是把越来越多的人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