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说过不可能奏效的。”邱岳对王牧林说道。“现在这种情况,搞太多候选人已经没有意义,倒不如把票集中起来,看能不能超过万泽。”
“你天天都在替他鼓吹,怎么超过他?”王牧林面色不渝的说道。
“如果你们能够有值得宣传的新闻,我当然不会拒绝任何有新闻性又值得宣传的东西。万泽和我关系确实不错,但他的年纪太大了。”
事实上,他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以张晓舟的声望、做事的立场和方式,连任的机会很大,那样的话,万泽固然永远没有成为联盟主席的希望,他们俩同样也没有。邱岳的年龄比王牧林还要大得多,两任八年结束之后,他已经可以算是一个老人,而在白垩纪这样的世界,人们很难会把票投给一个老人。八年后王牧林也有四十几岁,虽然理论上依然还有参选的希望,但谁知道八年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张晓舟手下的那些人终于站了出来,据邱岳私下了解,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是张晓舟的授意,但这些年轻人的政治热情一旦被点燃之后,如果没有人去扑灭,却根本就不会停下来。
他们成群结队地到每一个居民点,到每一个选区去替张晓舟拉票,这些人本身就是学生当中最有行动力和热情的那些人,他们中有好几个讲话也很有感染力和煽动力,他们把一切都放在阳光地下给人们看,反复地告诉他们投票的意义,再加上张晓舟本来就有的声望,此前王牧林等人好不容易才获得的支持,在这样强大的攻势下很快就土崩瓦解,溃不成军,甚至干扰到了代表委员的选举。
而他们之前暗中策划的那种想法,显然已经不再具备丝毫的可行性。
其实有很多人本身也对此抱有疑虑,即便张晓舟真的因为一时大意而被选了下来,难道他还真的就会像王牧林说得那样尊重选举的结果?就算他愿意接受,难道他的那些党徒们会愿意接受这种结果?难道他们不会再一次煽动名义要求重选?
但张晓舟太不给他们面子,太不讲情面,一点儿也不变通,这让他们都抱着“反正也不费什么劲,就算弄不死你也可以恶心你一下”的态度参与了这个行动。如果张晓舟真的迂腐到坚持自己定下的规则,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张晓舟和他的那些党徒们推翻了选举的结果,那他们就自己抽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自己打破了自己定下的规则,那从此以后,别人也有理由去做同样的事情。
“专心代表委员的选举吧。”邱岳说道。“现在正面对抗毫无意义,至少几年内都没有任何意义。在这种时候,韬光养晦甚至是融入规则才是聪明的做法。”
这样的话他不久前同样对严烨说过,两人在严烨去了盐矿之后几乎就没有怎么联系过,邱岳曾经到他们那边去采访,但出来接待他的却是王哲。但严烨却在前几天悄悄地找上门来,向他问计。
邱岳对此并不意外,作为联盟消息最灵通的人之一,盐矿所发生的事情他当然很清楚,他也同样很清楚张晓舟的处理决定。严烨的应急手段和张晓舟的收尾在他看来都没有任何问题,不过这两人也许真的是命理相冲,只要一杠上就一定会让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发展。这样的结果他乐见其成。
但联盟现在的情况比起他们俩密谋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沐东村和国土学校都比他预想中更快更简单地就土崩瓦解了,而不管是他自己还是严烨在这个过程中都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另一方面,严淇和邱岳的儿子完全对不上眼,这让他的谋划中把双方捆绑在一起以亲缘关系达成信任关系的想法也成了泡影。没有这层关系,要想获得严烨这种人的信任很困难,而他也很难真正去信任严烨。
就连张晓舟他都看不上眼,那还会有什么人能够压服和指挥他?
但邱岳并没有把严烨拒之门外,甚至以比之前更热情更谦卑的态度来给他分析形势,给出意见。
对于邱岳来说,这是一颗闲棋冷子,当面给予他足够的重视,不得罪他,对他释放好意,不报太大的希望,但如果某个时候发挥了作用,那这一步就没有白走。
事实上,他对许多人都是这样做的。张晓舟上次和他的交流已经让他明白,张晓舟看似对他放手,其实已经盯死了他,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所以他开始广结善缘,替自己的儿子铺路。
这条路肯定不好走,要比他之前设计的道路艰难许多倍,在张晓舟设定的规则下要走出来,势必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甚至是比别人更加没有私心。但他的儿子还年轻,与他同龄的孩子几乎都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他成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并不小。
如果没有力量推翻规则,那就最大限度地理解和利用规则。
不能看清这一点的人,不能顺应这一点的人,必然会被淘汰。
……
竞选活动终于在这些年轻人的加入后变得如火如荼了起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把张晓舟的那些理念总结并且书写成竞选口号,张贴悬挂在联盟的各个地方。张晓舟并不欣赏这种做法,认为这有违公平。但这也是一个把他们的理想公诸于众,逐步让大众接受并且认可的机会,所以他也没有去阻止。
渐渐有一些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崭露头角,他们中的一些随后突然宣布参选自己所居住的选区的代表委员,并且借助张晓舟的声望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甚至把那些老资格的委员和执委们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这样的变化让那些委员和执委们措手不及,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集中力量,共享资源,采取类似的方式去与这些年轻人争取民心。
有趣的是,委员和执委们在被邱岳提醒之后,并没有试图站在这些年轻人的对立面,而是同样表明坚决拥护张晓舟的理念和原则,他们的战略是,倾力攻击这些年轻人的年龄、办事能力、经验和为人处世,号召人们把票投给更有实绩,更稳妥的一方。
联盟的两个党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事实上建立了起来,双方在理论上都完全支持张晓舟的理念,但因为这些年轻人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支持张晓舟,于是被人们戏称为“张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