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鸿很快就带着一只队伍进行了测试,联盟手边最普遍的那种保安广泛使用的对讲机能够在五到六公里的距离内通话,超出这个距离,通话就变得断断续续质量不佳,而从派出所里和警车里找出来的对讲机的最大通话距离则是将近九公里。在丛林中通话质量明显减弱,但如果是拿着对讲机爬到较高的树冠上,信号增强得很明显,通话距离也许可以达到十二三公里。
所有人都对对讲机能够投入使用感到兴奋不已,这件事情对于联盟来说不能算什么根本性的突破,但对于联盟现有的几条可怜的有线电话网络来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之前因为线路铺设难度太大,也没有那么多材料,有线电话只铺设到了新洲酒店、康华医院、国土学校、盐矿等有限的几个地方,而现在,每个重要地点的办公室里都能放上一台对讲机,有事情可以直接呼叫而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非要跑一趟了。
充电依然是个大问题,剩下的汽油和柴油已经被封存起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允许使用,使用柴油或者是汽油发电机已经是一种奢望。之前龙云鸿他们是用自行车改装了一个简易的发电装置,然后通过从汽车上拆下来的整流器给汽车用的蓄电池充电,然后再用多个蓄电池给电台和对讲机充电。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不过李乡也正在尝试着用大小飞轮配合的方式来解决发电机转速的问题,并且尝试着用张四海刚刚制作出来的蒸汽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如果成功,那或许联盟将再一次进入由蓄电池供电的“准电气时代”。
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别想用了,但发光二极管的灯,智能手机、ipad甚至是笔记本电脑也许都能够勉强用起来,可以预想,那些电脑宅们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定会乐得晕过去。
对讲机使用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无法保密,只要选对频率,所有人都能听到这个频率上的所有对话,好在对讲机本身在这个时代也是管制用具,每个重要地点只有一台,而这个时代从短波到长波所有频段都任他们使用。
龙云鸿给每台对讲机都编了号,登记在册,并且按照工作性质和区位等给他们划定了固定的频率,平时每台对讲机都必须处于自己的频率上,同一个频率下的几台对讲机可以直接通话,而要呼叫其他人时,则必须拿出表格找到相应的频率,调到那个频率去呼叫对方。
很原始,但在目前这个阶段,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不过警用电台和对讲机的额定频率和民用的不在一个频段,相互之间没有办法通话,少数关键部门同时配置了两种对讲机,变相地实现了保密功能。
人们在测试通讯距离的时候发现,在与位于新洲酒店顶楼的电台通话时,超出一定的距离后,他们通过对讲机依然可以比较清楚地听到来自新洲酒店的声音,但新洲那边却很难接收到他们的讯息。龙云鸿告诉大家,这是因为手持对讲机的功率不足而造成的,接收信号没问题,但却无法把信号发出去。
有人尝试着用收音机来接收信号,但很快就发现这是徒劳无功,普通收音机能够接收的信号频段和对讲机的相差太远,根本就没有办法收到电台发出的信号,不过他们后来用对讲机在将近二十公里外的区域都还能听到从新洲酒店发过来的声音,而且还很清晰。龙云鸿估计如果只是单纯地接受信息,只要把天线挂在高高的树冠上,四五十公里内应该都可以收听到来自联盟的广播。
虽然没有办法和联盟说话,但最起码,可以知道联盟发生了什么。
张晓舟交给了他们新的一个任务,希望他们能够把手机信号基站的那些设备利用起来,设法改装成可以使用的电台。
理论上当然应该可以,因为基站设备无非也就是在特定的频率下收发信号,但对于他们这些生手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也太难了,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着制作无线电报机?”一名年轻人说道。“那个东西虽然用起来不方便,要人工解码,但起码是老技术,解决起来应该比较容易,设备应该也简单。”
“这个想法不错!”张晓舟赞赏地说道。“你们好好琢磨一下,有什么困难马上来找我!我尽可能帮你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