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部落(下)

这群幼龙人的出生让整个部落在这个地方呆了十天,对于这些恐龙人来说,幸运的是它们已经离开了联盟控制和影响下的区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足以支持它们在这里停留。

而对于这个区域的动物来说,则是彻头彻尾的灭顶之灾。

张晓舟已经大致上弄清楚了这些恐龙人的行动规律,它们是标准的游猎种族,因为过于庞大的人口,再加上它们过于强大的搜寻和捕猎能力,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制成这样一个部落的长期逗留,部落在一个地方往往呆上四到五天,便会自然而然地继续向前,寻找下一个落脚点。

停留的时间取决于在那个地方找到的食物的数量,如果连续狩猎到大型猎物,部落便会在那个区域停留得更长一些,而在这个过程中,体内还没有孕育新生命的羽龙人便会与在狩猎过程中表现最出色,显现出最佳遗传基因的树龙人交配。

自从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张晓舟看到羽龙人时便会习惯性地去观察它们的肚子。

他曾经以为那些大腹便便的羽龙人是恐龙人中的贵族,因为吃得太多动得太少而变得肥胖,但现在看起来,应该不是这么回事。它们肚子大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有新生命在里面孵化。

那条生育后的羽龙人肚子明显变小了,看上去体形就像是整整小了一圈。

而部落的首领之所以臃肿,显然也是因为体内孕育了新的生命。张晓舟甚至怀疑,它体内孕育的或许正是数量稀少的羽龙人,而不是常见的树龙人。正是因为如此,它才必须获取更多的食物。

但这一切究竟是依靠什么来控制,又是怎么发生的,他现在还没有答案。

爬行类中并不乏卵胎生的种类,但却很少有体形像恐龙人这么庞大的。张晓舟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契机促成了它们这样的习性,这个过程必定漫长而又复杂,但从结果来看,却可以说是和它们的种群生活方式完全吻合。

卵胎生避免了漫长的孵化期把群落禁锢在某个区域的恶果,如果它们是和其他恐龙一样把蛋产在沙地或者是巢穴中,那它们就必然要长期在巢穴附近活动以守护未孵化的蛋,这样一来,为了保证种群能够生存下去,一个区域内的恐龙人的数量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多。

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它们有着卵胎生的独特习性,才让整个群落具备了游猎的可能,整个种群也才因此而有了聚集如此巨量人口的可能。

而雌性羽龙人庞大的躯体和较少的运动量正是为了保护肚子里未孵化的卵,给予它们足够发育的空间,甚至有可能提供少量营养。而雄性树龙人较小的,高度特化的身体则让它们在丛林这样的环境中具备强大的行动、觅食和狩猎的能力,保证了营养的供应。

这与其说是爬行动物的习性,倒不如说更像是某些鸟类的习性。

对于张晓舟来说,扣除恐龙人过于残暴冷酷的习性,它们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而又独特,让他越来越入迷。

羽龙人的部众很有可能都是它自己的孩子,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越是看着年轻的羽龙人,平时可以指挥的树龙人武士就越少,在部落中的地位也越低,而那些看起来已经明显呈现老态的羽龙人,却往往指挥着庞大的树龙人武士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