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完胜的局面,硬是变成了和局,莫敌可以说是万分郁闷,他拼命下令南昌前线的部队要寻找柳镜晓的破绽,一定要全歼柳军于南昌。
但是柳镜晓的兵力从开战以来不减反增,包围圈内除去四千多名伤员外,柳镜晓还有四万一千多人,他带着这些部队采用高沟深垒的战术死守,南军前后总攻十二次,次次都以伤亡掺重而告终。
莫敌不禁想起了眼下的西安战事,刘华镇的镇嵩军入陕发展,结果遇上硬骨头,攻打西安三个多月硬是没啃下来,部队伤亡已经达到两万多人,城内的四五千名残兵败将硬是将七八万镇嵩军挡住西安城外,城内虽然已经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可是刘华镇缺乏攻城重装备,怎么也打不开西安城。
一想到这一点,他立即准备加调重炮部队,哪怕是拆也要把南昌城拆平了。
至于军事观察家们,他们刊登了最新的观点,认为眼下的江西战局很有可能会演变了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他们还仔细盘点了柳镜晓的兵力。
柳镜晓光在城内就有四万人的兵力,从情报看来看,屯积的步枪弹足够半个月使用,各式炮弹有十天以上存量,其它军用物资亦有一周以上存量,只有粮食和副食较为缺乏,但是南昌城是省城,搜刮民众存粮支撑一个月当无大问题,这样一来,即使南军想要解决战斗,也要半个月之后,但是柳军正不断入赣,南军能否支持得起这么久是个大问题,但是柳镜晓也没有进攻的能力。
正当观察家的观点新鲜出炉的时候,柳镜晓再次打通了通向赣江的通道,沈家长江舰队当即出动支援,在短期内柳镜晓可以获得兵源和物资的补充,并运出部分重伤员,这一行动证实了军事观察家的观点:“在短期内结束南昌战事是不现实的,南昌会战应当持续一个月以上……”
只是南昌会战当天就结束了,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柳镜晓运出重伤员并对部队进行了一次补充之后,部队突然沿浙赣铁路突围。
四万人前后拉开十多公里的人流,以几个最有战斗力的骨干团为前导,在密集的炮火支援下一举在南军防线上打开一个大缺口,两侧布有掩护队,后面有断后部队,并有工兵负责铁路修复,还有装甲列车助战。
南军根本没有预计到柳镜晓会突然突围,毕竟柳镜晓在南昌城内的坚固阵地内守得好好的,结果柳镜晓顺利地突围成功,正沿着浙赣线前进。
与此南昌侧翼的司马勘部队两个师也发动了一次侧击,至于丁宁在浙赣铁路上的路上那是拼得最凶的,她原本的兵力不过是七千名军警宪特,但是韩信海非常大方地给予了四个团十二个营共计八千人的支援部队,为了配合这次突围,又有一个步兵团又一个步兵营、两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连紧急从浙江调入江西。
南军对于丁宁最新得到的支援部队一无所知,结果部队在进攻中突然遭到丁宁的反击,前线部队几乎全部失去控制,特别是冲在前面的两个团,一个团几被全歼只逃出四五百人,另一个团伤亡过半,团级干部全部被俘或阵亡,部队失去统一指挥,而柳镜晓突围之后,为了与丁宁会合,第一个对付的便是这支沿浙赣铁路向丁宁进攻的南军杂牌。
柳镜晓的进攻并不算顺利,但是在一天之内足足前进了十六公里,将南军在后方留守的若干小部队和兵站一扫而光,第二天的进攻更是痛快已极,面对柳镜晓如同惊雷一般的攻势,南军竟损失了四个营的兵力,而丁宁也敢于向兵力占据的南军的优势进攻,一举在浙赣铁路前进了六公里之多。
莫敌对于柳镜晓的突围那是欣喜望外,正如围城里说的,守在城里的想出去,守在城外的想进去,他当即命令进驻南昌。
进驻南昌一定程序引起了相当大的混乱,不少南军部队无心追击突围而去的柳镜晓部队,而是将眼光注意到江西省的地盘,特别是一堆南军杂牌部队,更是一心打定主意在江西安家立业,象最早进入南昌的建国湘军,总司令官林定已经将江西各县的县长名单内定了,一众部队自然为了号房子争位置大打出手,而现任江西督军江潮也带着部队来抢回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