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张都虞候,北面三十里发现鞑靼,约莫千余人。”
“老规矩,两队夹击,一个都别放过!”张亦当即下令。
宋军骑兵呼啦啦地朝北面而去。
大约半个时辰,这支宋军已经逼近那批鞑靼。
这时,斥候飞速来报:“张都虞候,鞑靼朝西面逃走了。”
“继续追!”
如此好大的立功机会,张亦怎会放过,其他人也打满了鸡血。
事实上,在阴山西侧经常出现分散型的鞑靼,这些人要么是克烈部的余孽,要么是南下狩猎或者抢劫的乃蛮部。
草原到底有多少鞑靼,连鞑靼各部自己也不清楚,毕竟草原没有户部做人丁统计。
于是这些分散的鞑靼,就成了边军们时常打击的对象。
这种情况在强盛的中原王朝时期,经常上演,例如当年的安禄山,没事就带着一批人出去,回来带一堆的人头。
大宋目前阴山一线的诸多军镇,日常也都秉承着快打、快消的战术,这对那些分散的鞑靼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
当张亦朝西面追了大约三十里,斥候忽然神色慌张地来报:“张都虞候,北面发现大量鞑靼骑兵!”
“有多少?”
“至少万人!”
张亦立刻说道:“撤!”
众人调头向东南撤去。
尚未走远,斥候又来报:“报!张都虞候,南面发现大量鞑靼,足有万人!”
张亦愣了愣,立刻明白过来自己可能中计了。
不多时,风中传来一阵阵铁蹄的声音,就像夜风中的海浪声一样。
再过了一会儿,地面开始轻微颤抖起来。
黑压压的一大片铁骑在草原上流淌,南面和北面都有。
在中间的宋军,像是大海中的沧海一粟。
张亦立刻带着从东面撤离,但对方明显是有备而来,侧翼早已弯曲、绽开,开始逐渐封锁宋军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