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客气了。”胡铨很礼貌地说着。
其实胡铨心中还是有些想法的。
赵官家将三皇子扔到自己这里来,意欲何为?
三皇子是出了名的中规中矩之人,看不出他优点,但也看不出缺点。
一言一行中,总是透露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稳重。
按理说,是储君最合适的人。
但胡铨却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他不是轻佻的人,不会根据别人的言行,很快定论一个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才能见人心。
不过从目前三皇子的言行,胡铨能推断出来,三皇子至少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至于他礼貌的外表下,隐藏着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件事。”赵瑾说道。
“什么事呢?”
“朝廷出兵西域,小王听闻岳帅也去了,岳帅为何不在安北府或者河北,而要去西域呢?”
看来三皇子心思还是很细腻的,对许多事都有自己的观察。
“岳帅去西域是主持大局,因为西域有强国对高昌形成威胁,与丝路也形成了威胁,如果不摆平这个麻烦,高昌将面临旷日持久的边患,这样会影响关中到高昌的商贸。”
胡铨继续说道:“如果从河西到高昌的民生稳定,就会有很多人,为了赚钱养家,移居那里,这也是朝廷希望看到的,让汉人源源不断往西域,去那里种田、放牧、安家,去那里生活,为后代彻底解决西域的边患。”
赵瑾点了点头,又说道:“岳帅是我大宋的大功臣呀!”
随即,赵瑾又问道:“我还听说今年关中粮食有些紧张?”
“今年关中遇到了旱灾,下官已经从河南府、京畿,以及荆湖调集了一批粮食。”
“所费不少吧?”
“确实不少,但能稳住民生,这个钱是要花的,而且兴州去年遭遇战乱,今年还伴有旱灾,也缺粮食,下官让李家二郎刚送了一万石粮食去兴州。”
这时,外面传来了急报。
“胡布政!大事不好了!”张充急匆匆跑进来。
“何事如此慌张?”胡铨声色俱厉地说道,差点就责怪他没看见三皇子在这里吗!
张充立刻呈递上一封从兴州送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