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里面的天条到底是谁的天条。
这个问题是许沐阅读剧本时产生的一个疑惑,此时借由镜子中的自己问了出来。
许沐大脑高速运转,回忆着《宝莲灯》剧本里的点滴,甚至还有自己前世看过的《宝莲灯前传》。
他回答道:“天条,是玉帝的天条。”
是的,仔细想想《宝莲灯》中的剧情,一直都说改天条改天条,但是谁见过原来的天条?
要知道,当初杨戬的母亲玉帝的妹妹动了凡心,玉帝的操作是拿起一颗桃子,然后说道:“化作桃山,将其压在桃山之下,如不认错,就永远不要出来。”
而《宝莲灯前传》里,八公主动了凡心,王母对其的处罚是:“发往昆仑山,面壁终生。”
同样的罪过,处罚是不一样的。
再一个,杨戬劈山救母,玉帝一声令下,十大金乌化作太阳,晒死无数生灵,只为了给瑶姬一个惩罚。
这都是写在天条里的吗?
到底天条里有没有明文规定,动凡心如何,如果有人来救,又如何?
如果有人来救,就派十大金乌晒死无数生灵,这是天条里面写的?
这就是玉帝和王母口中的为了三界众生?
还是根本只是玉帝等人为了发泄情绪,维护威严?
许沐面对着镜子,抬起头来:“所以,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到底是令从权出,还是令从法出?天庭管理下的三界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
其实许沐已经有答案了。
从剧本里的内容来看,在新天条出世之前,天条不过是玉帝王母口中的话罢了。
此时同样罪行,到底该怎么样处罚,完全是根据玉帝和王母的想法,甚至是情绪来的。
哪有什么明确的法令。
“所以,改天条的作用不应该局限在神仙能不能动情,而是让天庭的行为有依据。”
只有这样,才会防止再次出现十大金乌晒死生灵的事件。
想到这一节,许沐脑中的思路通了。
十大金乌晒死亿万生灵,这是《宝莲灯》剧本里杨戬的亲生经历,所以他是“旧天条”的受害者,他是“人治”的受害者。
所以,他想要有一个真正的天条,而这个天条,就是法。
一个小小的巧合。
杨戬的职位,就是【司“法”天神】。
镜子里的许沐继续发问:“下一个问题,《宝莲灯》这个剧本,为什么要叫宝莲灯。”
许沐:“???”
这特么谁知道啊。
不过他还是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以往电视剧确实也有以武器名字命名的,比如《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倚天剑和屠龙刀就是故事的缘起,也比如《七种武器之孔雀翎》,里面的孔雀翎好像就是最强大的武器。
当然,也有用人物来命名的,比如《小鱼儿与花无缺》,这是幸存者名单。
宝莲灯,确实是沉香劈山救母这个故事的缘起,但是到后期,劈山的是开天神斧,而宝莲灯却变成沉香法力的一部分。
好像显地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那么为什么宝莲灯可以作为剧名呢?
许沐想了想,然后坚定地回答道:“因为它善!”
没错,就是因为它善。
宝莲灯的设定有一个关键的点,就在于只有仁慈的法力才能驾驭它。
镜子中的许沐继续发问:“那么宝莲灯的仁慈是对谁的仁慈。”
这是一个好问题。
仁慈,是要有前置定语的。
比如狼要吃羊是天性,宝莲灯如果保护羊,那就是对羊的仁慈。宝莲灯如果帮着狼杀羊,那就是对狼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