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咱都成了马骨了,那必须得把价钱说清楚。
许沐于是问道:“姜老师,那这个剧本,您看着能给多少钱?”
谈到这个话题,姜宏业犹豫了:“这个我还真不好说,就看是不是上院线了,还看你要不要分成。”
院线电影的剧本基本上都是50万起。
而一般情况下,院线电影,编剧是不参与票房分成的。
因为影视剧的票房结构非常复杂,不仅账难算,而且汇款周期几乎都在一年以上。
一般的编剧,大多选择拿钱走人。
而姜宏业之所以谈到分成这个事情,是因为新武人计划里为了表明态度,强调了编剧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分成。
听到姜宏业的回答,谢琛欲言又止。
他想说不行咱就把剧本直接卖了算了,要啥分成啊。
但剧本又不是他写出来的,所以他不多逼逼。
许沐想了想:“如果可以,那我要分成。”
毕竟剧本是白白得到的,而且又曾经那么火,许沐还是决定赌一把。
不搞点分成他不甘心。
实在不行自己手里还有点钱呢,大不了投一部分。
许沐记得,当初地球上《少林足球》就是吃了买断的亏。
别看这电影票房挺高,而且周星驰赚到钱了,但是主要的投资方应该是没赚到多少钱的。
因为《少林足球》在海外的发行权是以1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好莱坞片商米拉麦克斯的。
从此这部电影的所有海外收入,就和原来的投资方没有关系。
姜宏业听到许沐的答案后,把他上下扫视了一下:“好小子,野心挺大啊。”
“行,分成的话,这我三言两语可就拿不定主意了,等后面公司的人评估之后我们再谈。”
“好。”
……
晚上十一点多,几人结束了酒局,而姜宏业也要抓紧时间赶回晋省拍摄电影了。
目送着姜宏业离开后,谢琛叹了口气:“哎,这本子卖出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他担心影响许沐的名声。
许沐笑道:“放心吧琛哥,应该不会太差。”
谢琛目光闪烁:“不过明天我还是得把这事给李总说一下,看看她的意思。”
许沐点头:“行。”
……
第二天一早,李小斐还真给许沐打来了电话:“许沐,今天上午有时间吗?要不要来公司一趟?”
“你和谢经理一起。”
严格来说,许沐现在是工作室性质的合作方。
而且他的人气在不停地回暖,所以李小斐对许沐还挺客气。
“好的李总。”
想了想,许沐背了个包,装上平板。
他把自己那完成了大半的《宝莲灯》也带上了。
现在,对于娱乐圈的事情,许沐也逐渐从佛系变得更加主动。
刚要出门,许沐正好碰上谢琛来敲门。
他俩之间倒是无需多言。
“接到电话了?”
“嗯。”
“走。”
……
从住处到公司的时间很短,俩人到李小斐办公室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八点半不到。
而李小斐早就已经在等待,并且提前给许沐和谢琛泡好了茶。
“坐坐坐。”许沐两个人一进门,李小斐就热情招呼。
看了看许沐,李小斐笑道:“许沐,你回来之后我们也没顾得上好好聊一下,其实这几天谢经理跟我聊了挺多了。”
这个事情许沐是知道的,谢琛回来之前就在合计许沐下一步安排的事情。
而且这两天谢琛也一直往公司跑。
想来也是在操心着他的事情。
终于,李小斐问到了正题:“我听说你给圣堂投了个剧本?”
许沐笑道:“是的,参加了他们的新武人计划。”
李小斐:“投就投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你下一步的安排。”
说着李小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拉开抽屉,拿出来一沓剧本:“这些都是近期公司收到的,想让你出演的剧本。”
“怎么说呢,影视圈是会追热点的,你目前在影视圈的热点就是当时那组出圈的二郎神剧照,所以这些剧本基本上都是……有关二郎神的。你看要不要挑一下。”
可不是嘛,自从拍摄《海洋天堂》,许沐已经一个多月没在大众面前露面了。
许沐起身接过了李小斐手中的剧本,但与此同时他也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了平板:“李总,我自己也准备了一个二郎神的剧本,这个是准备拿给咱们公司的。”
毕竟许沐和启明才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
许沐签名给了圣堂一个剧本,现在给启明来一个正合适。
要不然显得生分了。
李小斐显然是惊着了:“啊?”
谢琛也跟着站起来了:“那个,李总,他之前是说过有这个打算来着,不过我没想到他已经写出来了。”
李小斐咽了口唾沫。
她将信将疑地接过许沐手中的平板。
但她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然后抬头问道:“电视剧?”
许沐点点头:“不到40集。”
李小斐沉思片刻:“许沐,你的剧本我回头一定找编剧部的各位老师认真讨论,但是现在我们有另外一个问题。”
“就是你的热度存续问题。”
“《海洋天堂》很快就会上映了,到时候无论结果好坏,你也是在大众面前露面了,热度应该会有一波提升。”
“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要去拍电视剧的话,你已经通过了影考,能有一部自己主演的电视剧肯定是更好的,但是电视剧的制作周期搞不好就要一年。”
“这一年里,怎么维持你的热度是一个问题。”
谢琛及时补充道:“所以,我们可能需要一些综艺来填充这中间的空档。”
李小斐和谢琛讲的道理没错。
再牛逼的顶流,长时间不露面,热度也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