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孤独的导

许沐这边正嘀咕着,突然听到屋外有脚步声。

然后他收起了手机。

果然,几秒钟后,屋子的门被姚方国推开,在他身后则跟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

男人身高大概在一米七左右,看上去很是消瘦,有些憔悴。

国字脸、眼睛很锐利、不过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是他的大鼻头。

这大冷天,他上身穿着一个绿色短袖,下身一条牛仔裤,脚踩运动鞋。

就这,额头还在冒汗。

显然刚才走得很急。

这位许沐在来之前就查过资料的。

春晚的导演汪昱。

“导演好。”他一进门,谢琛就拉着许沐他们起身招呼。

汪昱点了点头,然后就快速把许沐和刘俊扫视一眼,最后他目光定格在许沐身上:“坐。”

许沐他们等汪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屁股才挨上椅子。

“汪导,这两位我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们节目……”姚方国显然在给许沐他们拉人情。

此时汪昱却笑了笑:“不用了,《恭喜发财》我还是听过的。”

听到这话,姚方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表情有些迟疑。

许沐心里可是揪了一下。

听这语气,感觉有事儿啊。

果然,汪昱再次看向了许沐:“《恭喜发财》是你写的?什么契机?”

许沐点了点头,同时组织了一下措辞:“导演,我当时就是拿到了一个代言,心里觉得很高兴,然后就有了这首歌。”

汪昱笑了一下:“有感而发,怪不得大家这么喜欢。”

然后他语气突然严肃起来,问道:“你觉得,这首歌如果放在春晚,效果会比现在好吗?”

这一句话,谢琛等人直接紧张起来。

姚方国干脆找了个位置坐下,深深叹了口气。

许沐这次站起身来,若有所思:“您说的效果是指什么?”

汪昱不假思索:“观众的评价。”

许沐认真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是热度的话,肯定会比现在的情况好很多,但如果是评价的话,我认为不会比现在好。。”

谢琛眉头微皱,好像在思考什么。

刘俊的经纪人,突然捶了一下腿。

怎么能这么答呢?

但姚方国的眼睛却亮了。

因为这问题就得这么答。

你说效果会更好,怎么,怪我没挖掘到你?

而且你就这么牛逼,你的节目比我选出来的节目好?

汪昱好像也来了兴趣:“为什么?”

许沐长吸一口气:“因为这是春晚,这个舞台太大了,观众的期待会更大。”

其实,许沐没有敢说的太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

在自媒体时代,一个正规团队做出来的作品,会被不停地吹毛求疵,而草台班子的作品,大家更愿意提到“瑕不掩瑜”。

其实,这不仅仅是团队越正规,观众期待越大的原因。

这里面还包含着对“正规”和“权威”的审视。

社交媒体有三个主要特征:瓦解权威,模糊公私领域,倾向于情感叙事、负面信息为主。

自媒体时代,这样的表现愈发明显。

当人人都能成为信息源之后,带着“正规”标签的主体会受到更多的冲击。

举个例子,有句话说网络时代,每个人都会有十五分钟的高光时刻。

就拿喜剧小品来说,就算每十个人每十天能抖出一个漂亮的机灵,那么网络上会出现多少笑料?

而这些笑料和梗又会以怎样的速度传播?

所以一年过去,网络上的笑料、热梗会产生很多,这时候喜剧人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是特么天都塌了。

是无力。

好不容易搞出来一个作品,网友一看,还没有我前两天在网上看的段子好笑,这就是正规团队?

没有哪个团队,敢以一己之力,去硬刚网友们的高光时刻集锦。

而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正规团队,会很快被冠以“不过如此”的评价。

话只能说到这。

许沐稍微润色了一下:“在这么大的关注下,任何作品都会被放大了看。而且,在自媒体时代,对这个舞台上作品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要比其他舞台要好,而是要比网友们的集体智慧和集体期待都要好。”

这些知识点,都是许沐当初写短视频那篇文章的时候,看文献学到的。

当然了,这只是针对《恭喜发财》这首歌进行分析。

有些晚会不好看,那确实也有别的原因,比如要求太多,不能只追求快乐和喜庆……

听着许沐的话,汪昱莫名地笑了一下:“没事,我就这么一问,我叫个人,带你们去后台准备,一会儿这个节目咱们就彩排。”

然后他又突然说道:“那个许沐,给我一个联系方式。”

谢琛在后面推了许沐一把,许沐赶紧走上前去。

……

很快,有两个工作人员被叫了进来,然后就带着许沐他们去后台化妆了。

许沐他们一出门,姚方国扭头就瞪着汪昱:“我说老汪,有意思吗?你春晚的评价不好,拿孩子撒什么气啊!”

这会儿,许沐在他这称呼成了“孩子”了。

其实姚方国这会儿心里乐得不行了都,脸上还得装出来三分怒意。

没有了其他人,汪昱脸上的笑容迅速垮掉:“我好奇啊,我问问还不行吗?”

然后他叹息道:“前面只听你夸这小子,没想到他的悟性,比你说的高多了。”

姚方国:“是吧。”

结果,汪昱却突然大声笑道:“真他妈会拍马屁!”

就网上那些评论,谁不知道。

汪昱导演的春晚不好看,圈里人都知道。

这玩意心态再好,心里也会觉得别扭。

结果许沐那么一通白话,好像导演的问题一下子小了很多。

姚方国来了劲儿:“你觉得那是拍马屁?咱都在这一行多少年了?新媒体时代做娱乐和以前能一样吗?那不就是许沐说的那回事?”

汪昱点了根烟:“那确实。”

正因为许沐说到点上了,所以汪昱才觉得那么舒服。

这时候,汪昱叹息道:“别管是不是拍马屁,他才多大啊?从天星回来之后,这么半年的时间,就学成这样了。”

如果不是拍马屁,许沐对新媒体时代娱乐的理解已经超过了这个年龄。

如果是拍马屁,那就是在对娱乐理解很深的基础上还顾及到了人情。

姚方国:“呦呵,这会儿感叹他才多大了,我记得三年前为了春晚的收视率,不是有人提议让许沐他们几个流量明星上春晚,然后让你给毙了嘛?”

怪不得汪昱对许沐了解这么多呢,原来之前许沐在这里被毙过。

汪昱嘴角抽了抽:“别扯那个,当初京州娱乐报上面那篇批评娱乐圈文盲的文章,是谁发的?”

一下子,俩人都不说话了。

姚方国叹息道:“现在看,这小子总算是从那个泥潭里走出来了。”

汪昱摇了摇头:“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需要努力,再加上那么一点点的挂就可以了。

姚方国又问道:“所以刚才你留他联系方式是为什么?明年春晚预备役?”

汪昱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把玩着手机。

……

许沐和刘俊的彩排,比想象中顺利很多,初七下午,就熟悉了大概的流程和走位。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遍遍地在备用舞台上彩排。

这天晚上,许沐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演播厅之后。

谢琛才敢对今天办公室里的谈话发表点什么。

“许沐,你觉得那会儿导演问你的那些问题,你那么回答对不对?”

许沐摇了摇头:“不知道,但我的认知里,是这样的。”

刘俊在一旁补充:“看今天导演给我们指导的态度,他还挺温和的。”

谢琛想了想:“那应该是你的回答他很满意。”

到这会儿,刘俊的经纪人还在琢磨呢。

这就是段位的差别。

姚方国那种级别的,当场就能反应过来,而谢琛,还得嘀咕半天。

有的人,嘀咕半天也嘀咕不明白。

这天晚上,许沐回到酒店已经是十一点多。

他先看了看陶一然的直播间,果然陈耀星正在做客。

直播间里,已经有了70多万人。

显然他们已经给《种地吗少年》做了一会儿宣传了。

因为评论区里全都是:

“不是哥们,你真种地去了?”

“3月14号就播吗?你可别骗哥们,你要是骗哥们,第二天我就让你上315晚会啊。”

你说这事儿多新鲜。

种地的综艺节目,从来没见过啊。

所以才有了上面那种评论。

而陶一然现在早已经是个老油条了,他读了读上面那条评论,惊呼道:“当真吗哥们,咱直播间的哥们这么有人脉?”

然后他摇晃着陈耀星:“星仔,赶紧让你们节目组推迟几天,咱收拾收拾上晚会了,315晚会那也是晚会啊。”

观众们都笑了。

你们还真是不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