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粉丝大战在路露的连环计下渐渐偃旗息鼓,没有发酵成更大的混乱,他就已经很满意了。
然后,他把网上盯梢的事交给其他人,开始解决另一个问题。
陆北旌的粉丝能这么容易被煽动起来,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粉群气氛普遍太过火爆,对明星攻击性太强,另一方面,则是陆北旌的粉丝们也发现了他的窘境。
陆北旌早期就像现在的柳苇,因为事业高歌猛进,年轻、有演技、有运气,什么也不用做就能吸来大批粉丝,因为他当时处在上升期,粉丝会追求偶像,本质上也是有心理需求,成功会带来强烈的刺激和满足感,粉丝在追星时,很容易将明星本身成功带入到自己身上,感同身受去体会明星的成功,并获得满足。
但陆北旌已过了这个时期,他现在事业处于停滞中,虽然地位高,奖项多,但那都是过去的东西了。
假如他从此退隐,在粉丝心目中留下光辉形象,那粉丝会在心中替他铸造一座丰碑去缅怀他,只他再出现在粉丝面前,那他就是粉丝心目中永远那个最完美的陆北旌。
在这个圈子里曾成名过的明星们都会在逐渐衰退之后减少曝光度,为的就是保持粉丝心中的形象,不是他们不想继续出现,而是出现可能会打破粉丝对他们的想像,最终导致失去粉丝。
就像在画家届曾流传过一句话,最好的画家就是已死了的画家。
比如曾经活跃在好莱坞黄金年代的明星,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有的人活到了千嬉年后,比如奥黛丽·赫本。而网上也时常会有以为一个明星早就死了的事,其实他只是不接片了,可能还在家里看报纸。
自古美人如名将,许人间见白头。
粉丝们希望陆北旌永远年轻,在他们见到衰老的陆北旌以前,他们就会一直以为他还年轻,因为粉丝还是年轻,那他们爱的偶像就理当然还是年轻。
路露很清楚陆北旌的危机,而粉丝们也清楚——只是他们忽略了。
现在,陆北旌再次出现,虽然带着两部电影归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粉丝们也发现了现在这个影坛不再是陆北旌登高时代的影坛了,新人倍出。
他们希望陆北旌一直保持高度,不被后来者撵上,也不会被超越。
这是他们对陆北旌最深沉也是最残酷的爱。
路露心知肚明,早晚有一天,他们会面对粉丝失望离去的一天,早早晚晚。陆北旌早晚会成为这个圈子里无数个曾经得奖后退隐的明星之一,减少曝光度,每年只可能会在“名人盘点”、“你最爱的十部电影”、“曾经的神颜们”等视频剪辑里出现,粉丝们提起时也只会提起他以前演过的电影,对现在的他毫无兴趣。
现在他们还可以计划十年两部电影,顺利的话三部电影,以后可能就是十年一部电影,或者二十年一部电影。
现在陆北旌可以用自己是“陆北旌”来找人投资拍电影,未来会有一天,他必须用“年轻时的陆北旌”来给自己找投资、找剧本。
他知道早晚会有一天,陆北旌必须告别银幕。
但他也只能在现在努力的工作,帮助他解决目前的问题。
因为终会有一天,他会解决不了。
他必须满足粉丝对陆北旌的期望。
路露找上了三个选秀的明星公司,这三个人分别是属于两个公司,用一些资源置换,比如影视项目中投资机会,哪怕不是陆北旌的项目,路露也能找到其他项目。
讨论过后,三个选秀的明星公司都愿意退出春晚,或者说,退出第一首歌。
选秀明星是比较好解决,哪怕这三个男星现在已有了非常大的名气,他们也必须听公司,只要公司得到了想要的资源,认为这笔买卖不会赔,会赚钱,就会让他们退让。因为重点是公司的利益。
另外两个演员就有点麻烦了。
路露调查了一下这两人的目前需求,看他们是想参加项目,还是单纯为了赚钱……,或是为了名气。
进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有自己需求。有人想开创自己的事业,想演戏,有人就是为了赚钱,有人是想扩大名气,大家都各有需求。
这两个人中一个是喜欢演戏。路露询问的人几乎都这么说,这个人什么戏都接,不是为了钱,而是他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角色能维持他的人气,能火能红,只能是看到项目就进,遇到本子就上,因为这样,虽然他演的烂片多,但确实维持了非常好的曝光度,在圈子里也成了众所周知的工作狂,为了能上戏,他可以让一些步,对剧本和形象也没有太大的坚持,正角邪角都愿意,剧本好不好无谓,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娱乐圈民工。
路露思考片刻,又看了看这个人演过的戏,找中间人约了这个人试戏。
梁平被临时叫来面试一个演员。
梁平很茫然。
他当然是没有身份去上春晚唱歌,坐台底下当气氛组的事他也乐意干——他也是央视出身,曾经好奇去当过气氛组,结果在早年新人时期磨不开面子常被拉去当气氛组,早就当够了。
梁导最近在赚钱!
他也算是知名导演了,还是电影导演,又拍出了《武王传》这样成功的大型古装商业片,个人履历上有了鲜明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