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直播间的观众们对着节目单期待已久, 现在终于看到剑舞节目亮相,立刻就疯狂刷起屏来。

不久前吴普聚众直播直播吃火锅的时候,观众们已经知道王嫱“扮演”的是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现在王嫱穿上了来时的衣物, 顶着徐昭佩精心描画出来的汉代妆容, 给了观众们一记难以招架的美颜暴击。

有人忍不住讨论起王嫱的穿搭来。

讨论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太好看了上哪可以买到同款”, 一派是“总感觉汉朝人不是这样穿的”。

王嫱这身打扮是在匈奴帐中直接穿过来的, 自然是原汁原味的王昭君。

不过她所在的时代距今已经过了两千多年。

即便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或多或少都有展现秦汉时期的风土人情,但年代越久远, 历史学家和影视作品就越难还原对应时代的全貌。

这就比如现在有人穿着设计时髦的时装被留下照片, 两千年后是否能证明二十一世纪的人全都穿着这样的衣服?

就算是一母同胞的两姐妹, 在衣着打扮上也可能有自己的偏好。

两千多年过去,昭君出塞时到底是什么模样已经无人知晓,留给后世的只有文人墨客笔下的一抹朦胧倩影。

这时候出现在屏幕上的, 是一个抱着琵琶坐得笔直的年轻姑娘。

她微微低垂着头, 目光凝在细细地琵琶弦上。

她今年才二十岁,正是最年轻貌美的年纪。

得知要再嫁给自己的继子,她也后悔过自请出塞。

可她如今身在塞外,举目无亲, 只有嗷嗷待哺的幼子在身边。

王嫱轻轻地弹起了琵琶。

徐昭佩舞起了剑。

剑舞起初是和缓的, 哪怕她身姿矫若游龙, 依然有种独舞月宫的清寒冷寂之感。

琵琶声也处处透着清冷哀伤,让人穿梭时空看见当初昭君出了汉宫的情景:毡车辘辘往北走, 路上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想到当初公主出嫁乌孙仍是红颜薄命, 她一介宫女又如何在塞外立足?

王嫱低着头信手弹奏, 幽冷的曲调弥漫在每一个听众心头。

此时天空忽地传来一阵雁鸣声, 王嫱抬起头往空中看去。

琵琶声急促起来。

徐昭佩的剑舞也急促起来。

随着徐昭佩在舞台上的翻转腾跃,那利剑在镜头之下轻轻震颤,仿佛隐隐有破空之声。

所有的挣扎、犹豫、苦闷,似乎也在那短短数息也被那凌厉的剑锋挑破、划开、驱散。

没有人注意到徐昭佩是否已经不年轻,没有人注意到她眼角是否有了皱纹,她一辈子都为自己而活,活得痛痛快快、活得快快活活。

徐娘半老,那又如何!

她依然是她。

剑舞逐渐变得肆意。

琵琶曲随之豁然起来。

两个本来没有交集的人,来到了同一个舞台上。

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截然不同的性情、截然不同的相貌和想法。

但她们在这一刻有了短暂的交汇。

曲慢,剑也慢。

剑快,曲也快。

欢快相逐、畅快淋漓。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如何能虚度光阴?

吴普没坐下,他立在观众席边上看着这一场精彩的剑舞。

这时候所有灯光都聚拢在徐昭佩和王嫱两个人身上。

她们都展现出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不是仕女图中喜爱描绘的端庄娴雅或凄婉哀伤,而是在挣扎彷徨过后选择坦然接受新的活法、选择坦然迎接前途未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