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感受到了双方差距带来的不甘心,这给张锦华带来了很大的刺激。
他自小到大,一直都过的顺心如意,不管是在爷爷奶奶那里,还是在爸爸妈妈那里。
他知道原因,爸爸是爷爷的大儿子,他又是他爸爸的大儿子,以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要跟着他一起生活的,跟张保国他们不一样,他们爸爸是次子,按照村里的习俗,都是分出去的。
他记事不算太早,但是在记事起,他就知道这一点,也会利用这一点,做一些偷懒的小事,占一些便宜,为自己谋福利。
在二婶没有带着张保国他们四兄弟搬出去的时候,他一直都知道,奶奶偷偷给自己吃的鸡蛋,他们几个是没有的,同样是她的孙子,他就是比较受宠。
二婶还要干很多的活,活他妈妈也有做,但是他妈妈会偷懒,而二婶不会。但就算这样,奶奶还是更喜欢妈妈,而不是她。
他要是和几个堂弟起争执了,大部分奶奶也都是偏向于自己的。
他受到了这么多的关注和偏宠。
后来,他慢慢长大了,二叔出了事情,二婶搬了出去,这件事,奶奶生了很久的气,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能听到奶奶在家里抱怨二叔不孝顺,说二婶没良心。
因为分家这件事,不是他们提出来的。
二婶他们搬了出去,不止是他,大家都不习惯,之前他跟着张保国他们经常一起玩耍,现在隔了一段距离,玩耍也没那么方便了,家里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人,很多活一下子堆到了他妈、还有几个妹妹的头上,他倒是还好,他要是主动干好了还能得到夸奖……
他被家里人偏宠着,一直以来都不缺乏自信,不过,现在看看侃侃而谈抱怨自己生活的城里同学,对比了之后,他消沉了。
他之前想的很好,到这里来读书,跟他们交朋友,结交人脉,以后毕业了,多一个朋友多条路,或许他能走出一条跟地里刨食不一样的路来。
现在,他陷入了自我怀疑,他真的可以吗?
在感受到了跟他们这么大的差距之后。
张卫国敏锐的察觉到了张锦华的不对劲,他们入学几天,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到现在一副恹恹的姿态,就连上课有的时候都会走神,这可跟他之前不太符合啊。
之前他可是为了上中学,自己私底下偷偷看书,妈妈给他出题测试,他都过了的,怎么这才上学几天,他就这样了?
这可不是一心向学的人的态度。
他把他的发现跟大哥说了,他大哥倒是很快就想明白了原因。
这情况他之前的同学也有过,说到底,就是被刺激到了。
有些人心宽,有的人就会多想一些。
为差距,为彼此的不同,张保国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心态失衡,你想啊,一个人天天大鱼大肉,一个人天天杂菜粗饼,这差距自己知道,对方还天天说大鱼大肉不好吃,这不是拉仇恨吗?
有的人看的开,放得下,有的人被打击,有的还会陷入不理智的灰色情绪中。
他之前有的同学在刚上学的时候,看上去还是个活泼的性子,但是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就变成了哑巴,基本不开口说话了,因为别人的话他插不进去,他说的话别人没有兴趣。
读几年书,性子都变了。
现在显然,张锦华就是被同学刺激到了。
不过目前还没有变成愤世嫉俗。
那些同学不一定是坏心,也不一定是炫耀,就是普普通通的日常,但是对于乡下人来说,可能一个心态不好就变成了炫耀。
然后心里不平衡。
这个关卡,主要还是看自己,不过他们外人也能帮一点忙。
张保国:“你跟朋友多带带他一起,明天中午午休,我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习惯就好了。
他从来不以自己是乡下人的身份自卑,乡下人怎么了。
城里面吃的大米,小麦,还有各种口粮不都是乡下人种出来的吗?
没有乡下人,他们吃什么?
城里人也不全是光鲜亮丽。
现在张锦华刚来,被双方的差距刺激到了,但是他再待一段时间,可能就会被吓到了。
他来到镇上还没有看过批斗,还没有看过大字报,还没有看过检讨……
等他接触到了这些东西,张保国觉得他就没有心情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或许他先给他们打个预防针?
也是巧了,就是第二天中午,他带着他们去图书室的路上,看到高中部那一边,因为私藏禁书的事情引来了一群如狼似虎的人,那阵仗,张锦华和张卫国都看的清楚,两个人都被吓了一跳。
听说归听说,亲眼看到的震撼,可不是听说可以比拟的。
他们看了一会儿,就被张保国拉走了,一直看下去,可能就会出事了,要看的话走远一些,走的远远的,免得被牵连。
事情结束了,那个惨状,好一会儿,他们两个才回过神来,张卫国看着大哥,都有些结巴了:“大、大哥,这是……”
张保国一脸严肃:“我之前不是说了吗?有些东西不能碰,碰了就要出事,这个估计是有了侥幸的心理,不放在心,带到学校来又被同学看到了,同学人这么多,怎么知道他们都会为他保密?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那种书你们没有看过吧?”
“没有没有。”张卫国一迭声的否认,张锦华也是,他们两个都被吓到了。
张保国脸上的神色好看了一些:“没有就好,要是有人跟你们推荐,你们一定要拒绝,就算不能直接拒绝,但也要想办法,不要跟这些扯上关系。”
“我们老老实实,安安分分,把书念完。”
“对了,那边有个大字报墙,你们还没去看过吧?我先带你们去转转。”
……
有了这么一出之后,不管是张锦华的消沉,打击,还是说张卫国的隐隐自得,都被打压了下去,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中学生活,感觉生活着一只张开嘴的猛兽,随时把不经意走在他嘴边的人一口咬下,吞入腹中,永世不得翻身。
看到这效果良好,张保国还带他们去看了一次镇上的活动——革委会定期举办的批斗大会。
许多人在下面就像疯了一样,而上面的人,要不是还会呼吸,简直就像一具尸体,他们被吓到了,回去还做了噩梦。
要了解清楚自身的情况,了解后有了危机感,谁还有空想那些有的没的?
“所以我们好好念书,朋友能交就交,不能交也别勉强,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这是作为在这里待了一年的过来人的劝告。
张安国察觉到了二哥的异常,这几天二哥都好安静啊,之前二哥每次傍晚放学回来可都是会叽叽喳喳,好好说一通他在镇上的事情,怎么现在都不说了?
张安国心里这么想,嘴上也问了:“二哥,这几天你怎么不说话了?你之前不是都跟我们说你在镇上的事情吗?”
张定国:“对呀对呀,二哥你不说了?我们还想听呢。”
“都说完了,没什么好说的。”他有些提不起精神,还没恢复过来,看着两个弟弟,他突然觉得有些庆幸,妈妈没有答应让他们跳级去上中学,
这么小的弟弟,在那种环境下被波及了,或者学坏了,怎么办哟?
不过也不能放心太早,现在弟弟五年级,一年后也要升入中学了,不过在他们去镇上的时候,他也在镇上待了一年,大哥高一,这样子要护住两个弟弟,应该没问题了。
这时候他跟操心的张保国有了一样的心态,弟弟就是这么一种让人无法放心的生物啊。
这是不想说,不过看张保国的态度,也不是什么大事,苏茴就换了个问题:“上了几天课,学习上吃力吗?”
张卫国摇头:“不会,就跟大哥说的一样,老师都是按照课本上讲的。”照本宣科,他开学之前提前拿着哥哥之前的课本预习过,一点压力都没有。
而且,张卫国肩膀耸下来:“……讲课很死板的,就课本上怎么写,他怎么念。”
如果说听妈妈讲课是享受很脑内风暴的话,那么听那些老师的就是无聊的一潭死水,他没有办法当一个认真听讲的好孩子了。
他感觉老师不是在讲课,而是在催眠。
于是他学会了开小差,自己学自己的。
“知识就在那里,老师只是引路人,引的不好,你就自学,不懂得再问。你堂哥现在怎么样?”苏茴这话一问,张保国和张卫国对视一眼:“还好。”之前不太好,现在确实是还好。
被吓到了之后,打击丧气什么的都不见了,变成了紧张。
总体来说没什么大问题。
至于他们看到了什么、被吓到的事情,都没有跟大人说。
跟大人说的话感觉自己有点弱。
他们可以的。
苏茴没说话,他们有什么东西没说,养孩子真是需要操心啊,不过也不是没有好的一面,她感觉自己的耐心值一直在上涨。
……
本来张锦华他是自己一个人去上学的,因为那两兄弟他们去大队长那边做完训练,然后才小跑着再去学校上课,他妈妈和奶奶都觉得跑着过去太赶太累,一不小心还会迟到,所以他比较早,吃过了妈妈做的饭菜,拿着他们准备的午饭,不快不慢的出发,不过一个人走了两次,他就改了。
让张保国他们出发的时候叫上他一起,他们一起小跑着去学校。
一个人去学校太孤单了。
他宁愿跑步累一点。
三个人在路上还能说说话。
他们吃了早餐,午餐用饭盒装着,到了中午再加热。
张卫国的饭盒是之前谢睿的,谢睿离开的时候很多东西都分给了这里的人。
张卫国分到的东西不少,其中就有他的饭盒,现在用正好。
张保国兄弟两个带去学校的东西都不是太好,但也不至于太差,太好的容易扎眼,太差的虐待自己。
张保国和张卫国的饭盒中,通常都是清蒸红薯,或者是红薯杂粮饭,然后旁边肯定是有一些菜的,不是酸菜,就是酸笋或者是腌萝卜,还有酱,总有给他们的午饭增香的东西存在。
张卫国还拿了一瓶小瓶的豆浆放在教室里,嘴巴没有味道的时候弄一点。
因为这个,还引了不少人前来一起蹭酱吃。
他们兄弟两个的午饭里面是不会有荤腥的,他们早上晚上回家吃不更好吗?
而张锦华那一边,他妈怕他在那边受委屈,也怕他的同学瞧不起他,一开始天天放鸡蛋,然后被吓到之后,从天天变成隔几天的鸡蛋在早上就被他吃掉了。
小跑着在路上,这时候是清晨,太阳还没有散发威力,还有露水留存,风一吹,很是清凉。
张卫国想着厨房里泡着的绿豆,晚上回去就有绿豆汤喝了。
“大哥,我们还没有去食堂,今天中午去食堂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