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四年到康熙三十五年这两年, 是自康熙登基后、礼部和内务府有记录以来最为忙碌的两年。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先是四公主恪靖受封和硕公主出嫁蒙古喀尔喀, 紧接着没几日便是显亲王丹臻之女受封郡君、出嫁蒙古科尔沁, 刚忙完两位主子的大婚,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就到了八旗选秀!
而八旗选秀选秀一过, 内务府和礼部的官员们还想着万岁爷将皇阿哥的婚事们下令都安排在康熙三十五年这一年, 他们终于能喘口气了。可惜想象丰满、现实骨感, 新年一过, 在蒙古各部亲王郡王们带着他们的儿子们进京朝拜时,居然不约而同的求娶公主,格格!
康熙想着目前他尚未出嫁的女儿中最大的温宪现年不过堪堪十四,最小的敦恪不过才堪堪五岁, 便决定从皇族宗室中选择适龄的贵女封和硕格格、郡主或郡君, 与蒙古各部保持联姻,借此加强对蒙古各部的掌控, 以达到震慑沙俄、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
康熙在皇族宗室中扒拉一圈, 选了已逝安亲王岳乐之女、以宫中抚养的名义封郡主, 出嫁蒙古土默特部贝勒额尔德穆图, 然后又选了庄亲王博果铎的长女和次女, 以宫中抚养的名义封郡主, 分别嫁给蒙古巴林部的公爵纳穆札和蒙古阿拉善部郡王阿宝。
三道赐婚圣旨一下,内务府和礼部的官员又一阵好忙,等到三位郡主全都顺顺当当的和亲蒙古后, 内务府和礼部的官员还来不及喘口气歇息一会儿,便又要着手安排雍郡王胤禛大婚的事宜。
一般而言,清朝的皇阿哥们长到十五岁的时候就要成婚。婚姻由皇帝在入选的秀女中指定,内务府行文钦天监选取指婚吉日,并开列帮办婚礼的官员与命妇名单。这帮办婚礼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出自礼部,而命妇则是从一品二品的浩命夫人则选择福禄双全(指有儿有女)的人担任。
经过钦天监选取吉日后,忙得脚不沾地的内务府官员们又带着仪币(赐予福晋本人,将在奉迎时抬回皇子府邸),赐币(是赐给福晋父母家人的,是真正的彩礼)前往乌拉那拉府。
等到内务府大臣领着执事人等到达乌拉那拉府时,乌拉那拉·景慧的阿玛费扬古已经穿着朝服迎于大门外。内务府大臣对着费扬古微微拱手,便指挥人马将仪币陈设于正堂,赐币陈设于阶上,赐马陈设于阶前中道,并掏出明黄色的圣旨、宣读大婚的具体时间。
等到费扬古领着子嗣、夫人领着女眷行三跪九叩礼,便恭恭敬敬地外带兴高采烈的内务府的官员们商议明日的订婚宴!
按照惯例,订婚宴虽说是在准福晋娘家设宴庆祝,但一切事宜是要交给内务府的官员们来准备的。订婚宴当天,所有不当班的公侯世爵、内大臣、侍卫和二品以上的官员及命妇,当日到要齐集福晋家出席宴会。而当订婚宴结束后没多不久,才会迎来真正的大婚。
大婚的当天,胤禛身穿皇子蟒袍补服到皇太后、康熙、佟玉姮三人面前行三跪九叩礼。等到康熙面带欣慰的嘉勉胤禛几句,并让胤禛跪安后,胤禛便骑着高头骏马,领着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内务府总管一人率领属官二十人、护军参领一人率领护军四十人,抬着八抬彩轿,前往乌拉那拉府迎娶他的嫡福晋,未来的孝敬宪皇后。
第二次大婚,从内心上来讲,胤禛的心情是格外的复杂。前世的他和乌拉那拉氏两人相敬如宾。乌拉那拉氏这人温和贤惠,自嫁给他、就全心全意的以他为天,帮他安抚后院。
虽说到了后来,因为弘晖的意外去世、而弘历成年,为了乌拉那拉一族的未来,乌喇那拉氏算计了自己一把,让他不得不将淑娴指给了弘历当侧福晋。
重活一世,胤禛并不恨乌喇那拉氏对自己的一时算计,只恨因为他的粗心大意,只恨他没能早日的看透德妃的真面目,没能早一步发现李氏居然与德妃暗中有所勾结,以至于他那聪慧机敏、温顺纯善的弘晖就这么去了…想到这世同样在康熙三十一年,被康熙指给自己的侍妾李氏,胤禛眼睛一眯,继而冷笑起来。这一世,德妃那女人早就到冷宫吃土去了,他爱新觉罗·胤禛到要看看这李氏还能与谁勾结,祸害他的子嗣。要知道他的额娘佟玉姮,虽说有点傻白甜,但却是真心实意疼爱孩子的,又怎么会跟儿子的侍妾联合在一起、打压媳妇呢,说不得李氏只要露出这种倾向,他额娘这连汗阿玛都敢蹬鼻子上脸威胁的彪悍女子绝对会手撕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