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终于轮到大熊猫被…

草原牧医[六零] 轻侯 4905 字 2个月前

成都百花潭动物园在53年建成,是成都动物园前身。74年规划北郊动物园,即成都动物园。76年建熊猫馆,13年成立金丝猴繁育中心。

因八十年代冷箭竹开花枯死,一部分大熊猫因缺食饥饿而被救护至成都动物园,为加强大熊猫的救治与繁育工作,87年决定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

最早的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在卧龙保护区内,因帐篷距水源有51级台阶而得名“五一棚”。那时候国家的保护工作只能做到禁止村民滥砍滥伐,保证熊猫的野外生活不被打扰。

七几年才开展珍稀动物调查,也还未开始科学救治和繁育工作。

想来,国家了解熊猫在野外容易得什么病,如何预防熊猫疾病,如何喂养熊猫,如何保证熊猫健康并帮助熊猫繁育等等答案,都是走过了漫长的一段路,经过几代人的研究才了解的。

即便到后世也还常有熊猫因为肠胃等疾病突发死亡,更不要提六七十年代的状况了。

所有兽医包括人医面对野生动物束手无策也很正常,这时候的人连去动物园也见不到熊猫的。

林雪君坐在小轿车上,感觉到身边的衣秀玉和阿木古楞都有些茫然,他们连熊猫都没见过。

衣秀玉甚至连熊猫的图片都没见过,当林雪君跟她说熊猫是黑白花的以后,脑袋里浮现的就只有边牧糖豆。

待到了成都动物园,贺园长与2名动物保护的工作人员,带着两名动物园工作人员一起接待了林雪君。

大家没有停歇,直接转道去临时的‘熊猫馆’见生病的大熊猫母女。

“到了之后一直没有吃东西,也没有排便,不知道是不适应,害怕,还是身体状况原因。”动物园工作人员小陈走在林雪君身边,详细汇报大熊猫的状况。

“熊猫宝宝也很害怕,我们就把它放在园里跟母亲在一起了,这样应该能缓解它的惊惧情绪。虽然看起来瘦小,但熊猫宝宝还算比较精神的。”工作人员小李的普通话也不错。

“因为熊猫运到的时候麻醉药效就过了,我们没能给它做初步检查。只看诊了下眼睛、鼻子等外部状况,五官健全,听力、视力都是好的,嘴巴张合尺寸也正常,牙齿也是好的,看起来是壮年雌性熊猫,但是体型偏小,身体瘦弱。熊猫宝宝应该还没断奶,但母熊猫应该已经没什么奶水了。”

“皮毛粗糙,基本上没什么光泽了,身上有外伤疤痕,但没看到新鲜外伤。”

“不排除有内伤吧。”

“来的时候天就黑了,我们也没看得很仔细。”

“可能要再打一针麻醉,得做一□□检才知道怎么治。这次剂量小一点吧,它身体这么弱,恐怕受不了足量麻醉药了。”林雪君说话间,几人终于来到了‘熊猫馆’外。

因为是临时馆,并没有铁栅栏之类能供人观察。林雪君只得踩着石头木板堆起来的临时台阶,扒着墙,靠工作人员打的手电光观察大熊猫。

等了好一会儿,既没有看到大熊猫抬尾但无排便的动作,也没发现它因疼痛而滚转、时起时卧。

它只是蹲在竹叶堆后面,动作很小地潜伏着,一双小黑眼睛警惕地扫视所有人。

贺园长几人什么都没观察出来,林雪君却道:

“呼吸增快,头和四肢有点平伸姿态。

“应该是有腹痛的,它的手时不时轻轻拨动肚子。”

小陈瞪圆了眼睛又看了一会儿,也分辨不出来现在的大熊猫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毕竟她也没怎么见过健康的大熊猫。

但不管自己能不能理解,先记在本子上。

“可以麻醉了。”林雪君转头道。

贺园长当即安排人准备麻醉剂,待一枪打中后,大家便都扒在墙头一边数数一边等着。

熊猫一倒,工作人员小陈立即在本子上记录下麻醉剂的剂量、熊猫的大概体重和等待昏迷的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