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坚持不懈的青蛙

记忆裂痕 菲利普·迪克 9181 字 2个月前

“芝诺是第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哈迪教授严肃地环顾教室,“例如,他提出了青蛙和深井的悖论。芝诺指出,如果青蛙每次跳跃的距离都是前一次的—半,那它永远也无法到达井边,中间始终横着一段虽然很短但切实存在的距离。”

下午的物理课教室一片肃静,3-A班的学生们默默思考着哈迪教授玄妙深奥的话语。随即,教室后排缓缓举起一只手。

哈迪疑惑地看向那只手。“怎么?”他说,“有什么问题,皮特纳?”

“但逻辑课上,老师告诉我们那只青蛙能够跳到井边。格罗特教授说——”

“青蛙不可能跳到井边!”

“格罗特教授说它能。”

哈迪环抱双臂,“在我的课上,青蛙永远无法跳到井边。我曾经亲自做过研究,证据表明,青蛙距离井边始终还有一丁点儿距离。例如,如果它跳——”

下课铃声响了起来。

所有学生都站起来朝门口走去。哈迪教授话刚说到一半,却也只能目送他们离开。他不快地揉了揉下巴,皱眉看着那群年轻的男女学生,一张张面孔有的聪明伶俐,有的困惑茫然。

最后一名学生走出教室后,哈迪拿起他的烟斗来到走廊上,四处张望。果然,格罗特就在不远处,摸着下巴站在饮水机旁。

“格罗特!”哈迪说,“来一下!”

格罗特教授抬起头,眨眨眼睛,“什么事?”

“来一下,”哈迪大步朝他走去,“你怎么敢教芝诺?他是一位科学家,这是我的教学范围,不是你的。把芝诺留给我来教!”

“芝诺是一位哲学家。”格罗特愤怒地瞪着哈迪,“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关于青蛙和深井的悖论。奉告一句,哈迪,青蛙轻轻松松就能爬出井边。你一直在误导你的学生。逻辑可站在我这边。”

“逻辑,呸!”哈迪嗤之以鼻,眼中冒出怒火,“陈词滥调。很明显,青蛙会一直被困在这个永恒的监狱中,永远无法逃脱!”

“它能逃走。”

“它不能。”

“两位先生谈得差不多了吧?”一个平静的声音说。两个人迅速转过身,系主任静静地站在他们身后,露出一个微笑,“如果谈完了,不知二位是否介意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他朝办公室门口点点头,“不会耽误很久的。”

格罗特和哈迪对视一眼。“看看你做的好事,”哈迪低声说,他们走进系主任的办公室,“你又让我们惹上麻烦了。”

“是你起的头——你和你的青蛙!”

“请坐,先生们。”系主任指了指两把硬背椅子,“随便坐。很抱歉在你们这么忙的时候打搅你们,但我希望和你们谈谈。”他不太高兴地望着他们,“我能问问你们这次争论的原因吗?”

“关于芝诺的事。”格罗特低声说。

“芝诺?”

“青蛙和深井的悖论。”

“我明白了,”系主任点点头,“明白了。青蛙和深井,一个两千年前的悖论,古老的谜题。而你们两个成年男人为了这个在走廊里吵得就像——”

“问题在于,”哈迪过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没有人真正做过实验。这个悖论纯粹是抽象的理论。”

“那么,你们两位可以开创先河,把青蛙放进井里,亲眼看看会发生什么。”

“但青蛙不会按照悖论规定的条件跳跃。”

“那你们就想办法让它那样跳,就这样。我会给你们两周时间设置实验控制条件,针对这个讨厌的谜题找到真相。我不想再看到你们日复一日为此争论,我要你们一次性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哈迪和格罗特沉默不语。

“好吧,格罗特。”最后哈迪说,“我们开始干吧。”

“我们要找个网去抓青蛙。”格罗特说。

“网和罐子。”哈迪叹了口气,“我们最好尽快开始。”

这个有趣的研究项目被称为“蛙室”。大学将地下室的一大半提供给了他们,格罗特和哈迪把零件和材料搬到楼下,立即着手开始了工作。没过多久,这件事就传得尽人皆知。大部分科学专业的学生都支持哈迪,他们还成立了一个“跳不出俱乐部”,贬低青蛙的努力。而哲学和艺术专业也有人打算成立一个“跳得出俱乐部”,只是还没真正办起来。

格罗特和哈迪热情地投身于这个项目。随着两个星期的时间逐渐过去,他们缺课的时候也越来越多。蛙室本身进展顺利,越来越像一段长长的下水管道,从地下室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它的一头消失在由电线和管子构成的迷宫里,另一头则是一扇门。

一天,格罗特走下楼时,发现哈迪已经在房间里,看向管道里面。

“听着,”格罗特说,“我们说好了,除非两人都在场,不能碰那东西。”

“我只是看看而已,里面很黑。”哈迪咧嘴一笑,“希望青蛙在里面能看得见。”

“嗯,反正里面只有一条路可走。”

哈迪点燃烟斗,“你觉得我们要不要试一下,放只青蛙进去?我迫不及待想看看会发生什么。”

“为时尚早。”格罗特紧张地看着哈迪到处寻找装青蛙的罐子,“再等等不好吗?”

“不敢面对现实,嗯?这儿,帮我一把。”

门口突然传来“吱呀”一声。他们抬头望去,皮特纳正站在那里,好奇地看着房间里细长的蛙室。

“什么事?”哈迪说,“我们很忙。”

“你们准备开始实验吗?”皮特纳走进房间里,“这一大堆线圈和继电器是做什么用的?”

“这很简单,”格罗特笑容满面地说,“我亲自做出来的东西。这里的一端——”

“我来演示,”哈迪说,“你只会把他搞糊涂。没错,我们正准备放入第一只青蛙样本。你可以留下来,年轻人,如果你愿意的话。”他打开罐子,从里面抓出一只湿漉漉的青蛙,“正如你看到的,这个大管道有入口和出口,青蛙从入口进去。看看管道里面,年轻人,看看。”

皮特纳从管道开口的一端看向里面,一条又长又黑的隧道,“那些线是什么?”

“测量线。格罗特,把它打开。”

机器启动,发出柔和的嗡嗡声。哈迪抓起那只青蛙放进管道里。他关上金属门,“啪嗒”一声锁好,“这样青蛙就不能从这一端出来了。”

“青蛙才多大啊!”皮特纳说,“这个管道都能装得下一个成年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