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重返尘世

青囊尸衣 鲁班尺 3203 字 1个月前

我身着黑色披风,默默的站立在山岗上,凝视着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蓝天白云,凉风习习,耳边隐约听到远处传来“信天游”那高亢凄美的曲调……

“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舀米不嫌哥哥穷。白日里我想你拿不起个针儿,黑夜里我想你吹不灭个灯儿……”

“尺子,真好听,嘻嘻。”肥纯也在竖耳聆听着。

“唉,想不到我们辛辛苦苦转悠了一大圈儿,竟然又回到了尘世……”我怅然叹道:“这是陕北‘信天游’,旋律自由奔放,荡气回肠,是尺子最喜欢的山野民歌。”

“这里是尘世的什么地方?”肥纯问。

“陕北延安,古时候称作‘肤施’,自古以来为西北边塞重镇。北宋范仲淹曾戍边于此,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渔家傲·秋思》,”我指着远处嘉岭山上的那座著名宝塔,口中吟诵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此地的气场似乎有些怪异。”肥纯凝视着远处山顶上的那座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嘴里自言自语道。

“不错,”我点点头,“当年,一头八眉黑毛土猪曾在塔下的龙眼石窟中,不过短短数百年便修成了紫魔,可见此塔气场之不凡啊。八年抗战期间,无论中原战事如何血腥惨烈,日军轰炸机群向来都是绕道而行,从未对这里投下过一枚炸弹。更为蹊跷的是,作为革命圣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竟然从未回过延安,想来其中必有缘故。”

“难道此塔有什么古怪么?”肥纯疑惑的望着我。

我未置可否,口中说道:“中唐李复言在《续玄怪录》中曾记载,‘昔延州有妇人,白皙,颇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之与游,狎昵荐枕,一无所却。数年而殁,州人莫不悲惜,共醵丧具,为之葬焉。以其无家,瘗于道左。大历中,忽有胡僧自西来,见墓遂趺坐,具敬礼焚香,围绕赞叹数日。人见谓曰,此一淫纵女子,人尽夫也,以其无属,故瘗于此。和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俗之欲,无不徇焉。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圣者云耳,不信,即启以验之。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意思是说,延州妇人乃是锁骨菩萨化身,为了普渡众生,不惜忍辱负重满足此地男人之淫欲,死后又遭世人所鄙视。后被胡僧说破,民众得以启发与教化,知耻而觉悟,并为其设斋建塔,这就是该塔的来历。”

肥纯闻言赞叹不已:“嘻嘻,那胡僧好厉害啊。”

我苦笑道:“那倒也未必,后来传说,那胡僧自言,‘能使鬼治病,令妇人多子’,遂与不孕妇多有私通。发觉,逃之夭夭,至今,延州有骂人作‘和尚儿(小子)’云云,起塔之事随隐。”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扭头望去,原来是伊万医生等人下山了。

“尺子哥,姬二师死了……”小曼带着哭腔难过的说道,她的怀里抱着一只死去不久的武定大公鸡。赤红色的漂亮羽毛,骨骼清奇,肌肉魁梧粗壮,此刻鲜红的鸡冠已然无力的耷拉着,后背上有灼穿的孔洞以及凝结着的血渍。

这姬二师虽是鸡妖,平日里颇为倨傲无礼,但其在生死关头却能够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比那些衣冠楚楚的人类要高尚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