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三十六章 漱玉无声

我当天道那些年 繁几 5867 字 1个月前

道门五百六十四年以来, 除李无疏外,还有两位历经飞升的大能。

一个是太素宗泽兰君,一个就是天心宗漱玉真人。

十年前, 泽兰君血战万魂煞,谁知将万魂煞诛杀之后, 功德圆满,竟引来天劫。

彼时他方经大战,已然力竭, 不幸身殒劫雷当中。

李半初身上的玉符, 据说原本就是他的保命法宝。

而另一位大能漱玉真人于斯年, 则是心怀大义, 为压制地气,自困于气眼当中,寒如刀剐, 备受煎熬, 十年如一日。

天心宗闭宗不与外界互通,外人自然不知,于斯年也早在十年前迎来劫雷。

于斯年有一名同族师妹, 叫做于无声。

两人自小被养在一起, 情同手足。一个作为接掌宗门的继承人培养,另一个则肩负着血脉传承的任务。

在于斯年缺位期间,于无声代掌天心宗,因施政不仁, 被芳亭北篡权, 后囚于地牢。

漱玉真人渡劫当日, 于无声从狱中逃出。

于无声一生放浪形骸,有过数不清的男人和女人, 但唯独对这名修无情道的师姐抱有很强的执念。

然而事不遂人愿,于斯年潜心修道,一生奉献于宗门,心中没有私情,数十年来一直未曾回应师妹的慕求。

愈求不得,愈是滋生执念。

于无声万般不愿看见师姐飞升,那意味着于斯年将会彻底成为她遥不可及的月光,于是不惜一切代价逃狱,誓要阻挠师姐的飞升。

最终结果如她所愿,于斯年飞升不成,魂飞魄散。

于无声被师姐的劫雷波及,也一样灰飞烟灭,尸骨无存。

李半初盘坐洞中,意识沉入识海,与于斯年对面交流。

识海中的于斯年唇色苍白,云鬓微散,一副饱经折磨的样子,正是她生前与李无疏最后一次见面的模样。

只不过她现在全身被黑气所缭绕。

“师姐的心魔又是因何而生呢?”

“说来惭愧。我这一生无愧于天心宗弟子百姓,无愧于前辈师长厚望,却唯独辜负一人……”

——于无声。

“师妹儿时天真烂漫,心性纯正,谁知后来变得性情乖张,残虐不仁,都是因我教导无方。”说到这里,于斯年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悔恨,“我既不能满足她的愿想,又无法对她狠下心来一刀两断,如此若即若离,终究是害了她一生。临到了,竟累她命丧劫雷之下……”

李半初算是弄明白了。

于斯年是个完人,几乎没有缺点。

她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个叛逆的师妹。

奉献宗门也好,挽救苍生也罢,这些在她心中,都是一宗之主应为之事,是道德教化,是圣人规训,是既知的答案。

而于无声则不一样,这个师妹的诉求超出了她的认知。对于无声,她无法成全也无法舍弃。

在大事上她杀伐果断,慷慨大义,在小事上,她反而像个手足无措的孩童。

她懂得舍小我成大我,却不懂得人情私欲。

百炼成圣,一念成魔。

圣人光辉之下,一直以来忽视逃避的一点阴暗,滋生壮大,成了她的心魔。

“师姐对自己要求太过了。”李半初真诚对她说道,“这世间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想要面面俱到,岂非难如登天。我想,圣人亦有疏漏之处。道祖易太初志向何其高远,万世太平,终究只是轮转五百年而终。人有所取舍,才能走得更远。”

于斯年反复回味他的话,似乎瞬间想通了什么,低头无奈地一笑:“到底是无疏师弟心思更加通透,怪不得你之造化远高于我。”

“只是些许愚见罢了。”

“你用此话宽慰我,自己却为何堪不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