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身子不好,我娘要养家,又要供哥哥读书加科考,盼着哥哥将来光宗耀祖,没日没夜的绣花,眼睛就这么熬坏了。”
关于朱倾儿娘亲的近视眼,苏映宁没有怀疑,无论朱倾儿基于什么理由混到她身边,她的家庭状况必是安排妥当,不会有任何破绽。
“可是,你哥哥没有参加科考,而是跟着商队去北夏做买卖,你娘不会难过吗?”
朱倾儿无奈苦笑,“日子过不下去了,哥哥执意跟着商队去北夏,我娘就是伤心难过,也开不了口拦阻。”
苏映宁同意的点点头,“这就是生活,想要光完耀祖:也要先活命啊。”
“哥哥也是如此规劝娘亲,好不不容易找到挣钱的路子,还是先求得一家温饱活命比较重要。可是,哥哥出门不久,爹就染上风寒,急需银子看病养身子,娘亲不得已求到熊霸面前,心想哥哥说好三个月之内回来,赶得及还上一百两。”
闻言,苏映宁不禁怀疑自个儿太多心了,朱倾儿的故事挑不出毛病,只是很巧合的凑在一块,不过人要倒霉的时候,还真是会这样,然而这些念头只是一而过,她只要一想到朱倾儿面对卖身契的态度,就坚信她是奉命而来。
“你爹娘很疼爱你,竟然让你读书识字。”
“娘说哥哥将来当官,妹妹不识字丢脸,我便跟村里的秀才夫子读了三年的书。”
“你娘想太多了,多少当官的,家里全是不识字的。”
“我娘可不管人家当官的如何,她是秀才的女儿,盼着我们兄妹皆能读书知事。”
“你外祖父是个秀才?”
“是啊,因为外祖父是个秀才,同村不识字的人遭到诓骗,便上门求助外祖父,娘见多了,便觉得读书很重要,可是没银子,就是识得几个字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