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从华山下山已经五天,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拖宕,加上萧扬与辛媚娘难得意见一致的想要绕去长安城看看,这五人反而是向西行了二百四十余里,进入了长安地界。

关于绕路去长安这码事情,衣掌飞本身并没有什么所谓,依然还是萧壮壮看不过去,偷偷地问过白先生:“我们这么晃下去,真的能赶上那个万善禄的立派仪式?”而白先生却是极为悠闲地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说道:“有什么关系,让他们等呗,至少,我们应该能赶上八月十五钱塘观潮,一面观潮一面赏月一面立派,可不也是一桩美事?”

远处,萧扬终于跟辛媚娘吵完架,举起手来对着萧壮壮等人招手,示意大家再次出发。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穿过早已废弃的明德门进入旧日长安城地界,迎接五人的是破败的房舍、熏黑的城墙与青青的麦田。

在隋、唐等多个朝代都曾盛极一时的古都长安,因受累于唐末政治波动与兵燹波及,屡遭破坏,加之太宗时为讨伐西夏计,并有科役,时至今日,虽则一息尚存,却早已不复昔日繁华。然而,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长安,依然是宋北方城市中颇为重要的一座。

往来的人群不算繁多,想必还不足盛唐之时的五分之一吧,但是与宋初相比,真宗治下的长安城已经开始逐渐恢复昔日的繁华。由于在景德元年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稳定了与辽之间的关系,同时依附于辽、宋两国的西夏与大宋的关系便也就此稳定下来。长安,终于也等到了恢复生机的好时候。

萧扬乃是第一次来到长安,对于周遭所见,自然十分新奇,再感念史书之中所描绘盛唐之时长安的繁华,难免心生感慨,思绪万千。

沿着旧日的朱雀大街笔直向北,一直到现今称之为“长安城”的旧皇城南面,萧扬眼前方才出现了热热闹闹的集市,以旧日长安城的兴道坊与务本坊两处旧址为基点,现在形成的是被称为“草场坡”的“草市”。长安城的百姓与南北往来的商贩们便在此鬻米卖布,过着太平的日子。

萧扬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之中,耐心地一一打量身边摊点。柴米油盐,农具铁器,文房笔墨,相比映衬开封繁华的金银珠箔店,长安草市之中更多见的是给普通百姓使用的生活必需品,然而,这种质朴却反让萧扬从心底里生出一种平和的感觉来。

路边贩卖珠花水粉的商贩眼尖看到萧扬,觉得是个大主顾,大声地招呼道:“这位小姐,哎,就是您,小摊刚进了一批上好胭脂水粉,珠花翠簪,赶紧过来看看挑些中意的回去吧!”

萧壮壮的耳朵随着那声“这位小姐”当场就竖了起来,再看萧扬,果然沉肃了一脸的寒霜,拨开人群,慢慢地向那摊位走过去。

“你刚刚叫我什么?”

正拿起商品打算推销的小贩被萧扬的脸色与口气震住,再瞄到萧扬的喉结与胸部,当下心道一声坏了,双腿都哆嗦了起来。

“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