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染气笑了:“也就是说,因为没让将士们去送死,反而证明不了那一战真假?”
何其可笑!
她深吸一口气,又道:“那厢族人的尸首总能作为证据吧?”
萧和青抿唇:“能,可那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姜长安同意厢族将军带走厢族人尸首。”
尸首没了,证明那一战的证据也就没了。
阿染错愕。
尸首都被带走了?
萧和青苦笑:“证据确凿四字并非污蔑,姜家灭门后,皇帝震怒,便想为姜家翻案,可是查来查去都找不到能翻案的证据,只得放弃。”
这些年也是如此,经常有人想为姜家翻案,可是都找不出有力证据,驳斥不了当初的“证据确凿”。
阿染一时无言,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二叔让厢族人带走尸首,但无论为何,他恐怕都不会知道——
因为这一举动,回京后他百口莫辩吧?
萧和青将通敌的“证据”放到一旁,“通敌之罪最为难辨,但也不是不能,只要拿到当初厢族被杀高手的名单,确定他们已死十三年,最好能找到他们的尸骨。
“有争议的是那场大战,在那之前,百姓与将士们都能作证,厢族确实曾入侵大雁,掳掠百姓。只要再证明那一战为真,通敌便不攻自破。”
姜长安杀了那么多厢族高手,能是通敌?
“我已让人暗中探查数年,只查到十个那一战的参与者,这是厢族的隐秘,十三年过去,很难查,还需要时间。”萧和青说道。
阿染又问:“书信呢?”
萧和青看向窗外,明光明媚,但蝉鸣之声刺耳——
“书信做不得真,不管是厢族写给姜长安的书信,还是所谓姜长安写给厢族的书信,都做不得真。我已找到三个可以伪造字迹的人,到时候两封书信放在一起,谁也区分不了。”
不需要去证明书信是真是假,只要他们也能伪造出姜长安字迹,那书信就不能再作为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