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婵骄傲地点了点头:“我爸说这手艺可稀罕了,全世界都找不到几个人会。”
边上的老板终于没忍住,愤愤发表意见:“给猪剥皮哪里稀罕了,光我就认识好几个熟手。还有,谁剥的不是真猪……”
陈琮和梁婵挺有默契,在店内都憋住了,出了门才一通爆笑。
尤其是梁婵,笑得腰都弯了,捂着肚子一直哎呦哎呦。
陈琮说:“他可能开始理解的确实是‘珍珠’,但听到‘剥皮匠’,又觉得珠子哪能剥皮呢,肯定是吃的那个猪。”
梁婵本来都笑完了,被他这么一解释,又憋不住了。她歪着脑袋看他,眼梢笑出了褶、仿佛两条灵动的小鱼:“你人还怪好的咧,还帮他解释。”
陈琮也笑,忽然觉得心情好起来了,看来 “人石会”里,还是有正常人的。
他说:“我是新人,对‘人石会’不太了解。会员都是做宝玉石行当的吗?”
梁婵瞪大眼睛:“你新人啊?”
她吁了口气:“我之前还担心我没号,你瞧不起我呢,原来你是新人。对,绝大多数会员都做这行,少数不是,但也一定有关联。咱协会基本原则,生意互惠。会员就是自家人,你要想内部拿货,给你的绝对是珍货、奇货、高货、底价。”
还有这好处?
陈琮头皮一跳,心也跟着砰砰跳:他的生意模式,经常会外出、寻觅收件,但这种很看机缘,比如这一上午,他只收了一块看得过去的煤精料,赚头有限。但入了“人石会”就不一样了,这得是多少绝佳的货源和人脉啊,不夸张地说,人生都会为之改变。
他试探着打听:“比如我想拿珍珠……”
梁婵大包大揽:“找我就行,我安排。你想要什么珠,淡水的海水的,野生的养殖的,金珠、大溪地还是澳白,马贝还是巴洛克,你提条件,我通通安排。我爸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