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认知的不同。
住在村里的人大家想法差不多,天大的事在秋收面前都得往后放。洗衣服擦地这些都不如秋收要紧!屋中再干净,山上的粮食没弄回来给糟蹋了,接下来一年就得拉饑荒!
“当年为了秋收,我一个月没有洗衣,酸臭的衣裳穿了又穿,就你们讲究,要是没粮食,饿肚子的时候我看你们还能不能讲究得起来。”何母越说越怒,又拍桌子又踹椅子。
过去那些年里,何母一直都是跟三儿媳一起住,她所有的坏脾气都在家里发了。对着大儿媳,每次都是欢欢喜喜,哪怕对着她心里诸多不满的小儿媳,能心平气和。
李氏过门二十多年,婆媳俩还是第一回吵架。
何明耀只觉得头疼,急忙让孙媳妇去厨房重新包饺子,又推李氏:“娘饿了,你也去帮忙。”
李氏不服气婆婆说自己懒,想着今天高低得理论个明白,她过门生了四个儿子,孩子都是自己带的,儿子成亲生子也没让婆婆操心。这中间费了多少心思只有她自己清楚。没想让婆婆感激,却也绝对不会认了婆婆口中说她懒的话。
夫妻多年,何明耀一看就知道她不服,呵斥道:“愈发能干了,跟长辈有什麽好争的?赶紧去做饭,我有正事跟娘说。”
听到这一句,李氏心里很不满,不过男人的话也对,跟婆婆吵架,吵输了自己生气,吵赢了外人会指责自己不懂事……当即气沖沖往外走。
何母听到儿子的话,一拍额头道:“我都被你们给气糊涂了,今天我来是有正事要说的。明远又买了一片山头,你们知不知道?”
这在镇上也是一件稀奇事,好多人都在传,何明耀早就听说了,心里很不好受。这才买了几斤肉回来包饺子,想要接着美味沖淡一下心里的烦闷。
“以前我都没看出来明远还有这份本事。”何明耀酸溜溜道,“他故意跟咱们藏心眼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