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秋实出门后,直奔绣坊,到地方发现人已经不在,高玉宜被拉走了,好在她留了个心眼,让几个人跟在自己后面,每到一个路口,就留下一个人指路。
一连留了七八个人,到了外城的一条街上,此处有五个路口,也没有了高玉宜留下来的人。跟在顾秋实身边的一个绣娘满脸担忧:“东家出来的时候带了八个人,我们只看见七个,剩下的那个应该是被她带着去了万家。现在怎麽办?”
干站着等肯定不成,顾秋实去了路旁打听,得知后面那条街上有一个叫素娘的女人原先是大户人家的奶娘,最近她养的那个女儿去了大户人家认亲。
奶娘加上家中女儿认祖归宗,两样叠加,多半就是高玉宜那些所谓亲人。
顾秋实给了人一些银子,请人帮自己带路。
万家院子里,衆人七嘴八舌围在高玉宜身边,有人夸她好看,有人夸她体态好。还有一位自称姨母的女人劝她退了杨府的婚事。
“我真不是害你,也不是看不惯你过好日子。”姨母一本正经,“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你嫁进去之后肯定要被人家欺负,就是门当户对的儿媳进门都要被婆家拿捏,更何况你还是高嫁。我们这些人没本事,也没有家世,连杨府的大门都进不去,也帮不了你的忙……”
姨母玉娘所说的这些事,高玉宜早就想过了:“是我自己要嫁的,不管有什麽样的后果,我都认了。再说,大河不是那种人,他对我挺好的。”
“现在好有什麽用?有些男人特别会装,成亲之前千好万好,一圆房就翻了脸。”玉娘一副过来人的模样,“他肯定装不了一辈子,早晚都会露出真面目。但那时你已经嫁进去,迟了呀!”
她扭过头去看自己素娘:“大姐,婚事这麽要紧,可不能任由孩子自己做主。你们做爹娘的到时候该拦一拦她!”
素娘苦笑:“孩子不在我跟前长大,我说的话她也不听啊。”
“这就是你的不是了。玉宜,当初你娘为了把你送进去过富贵日子,那可是搭上了她自己的性命。当初她做这件事的时候,也比你大不了几岁,纯粹是一腔拳拳爱女之心。”玉娘苦口婆心,“你再怎麽嫌弃家里穷,都不能嫌弃你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