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崇信殿外,只见一六十上下,身形偏瘦,留着长须,穿着一身深紫朝服的男人,此人正是郑誉。
郑誉果然一直等在殿外。
萧邺没好气地看了郑誉一眼,径直往殿里走,常进保向郑誉行礼,道:“郑大人起得早呀,久等了吧,赶快进来吧。”
郑誉微微一点头,便跟着进了殿中。
“不知郑大人这么早进宫觐见,所谓何事?”
其实萧邺与郑誉本来是极为熟悉的人,更可算得上是师生关系,过去两人之间若无外人在时本不是这般说话的,但萧邺今日心中有火,便故意这般,想讽刺郑誉几句。
郑誉为官多年,如何听不出萧邺话中带刺,加上他更是了解萧邺。
郑誉躬身行了个礼,缓缓说道:“陛下,老臣是代表朝中所有大臣而来。”
一听郑誉的这句话,萧邺就知道又没什么好事。
他忍住自己心中的烦闷,耐着性子问了一句:“那郑大人今日到底有什么事?”
“陛下已登基五年,后宫一直无所出,臣等以为是否需要选些新人进宫?”
“陛下应该知道,皇室血脉是十分重要的。”
“若是如今后宫没有陛下喜欢的,不如再挑新人入宫。”
萧邺却反问一句:“郑大人难道忘了朕的皇后还是你的女儿?”
“老臣未曾忘记,送她入宫原意是想她好好伺候皇上,为郑家尽忠,但她似乎未能得到皇上欢心。”
“若是让别的妃嫔先于皇后诞下子嗣,那便称不上是正统所出,郑大人是不是又觉得不合适了?”
“延续皇室血脉并非一定要她所出,若是皇上喜欢,后宫中任一妃嫔都是一样。”
“是吗?”
“此为老臣心中所想,肺腑之言。”
“但是……”
萧邺冷笑一声,果然,他就知道,郑誉还有后话。
“但是什么?”
“须家世清白,出身不可低微,得容臣与朝中大臣仔细挑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