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态度已经算是定了。
底下的大臣们却都纷纷愤怒了,早在幽王方才十岁的时候,就有大臣请皇帝让幽王出阁读书,立太子。可是皇帝一拖再拖,拖到几个皇子都封了王,也没半点动静,到现在好了,幽王因为谋反被咔嚓了,皇帝还是没立太子。
一国之君是根本,皇帝如此做法。实在太让人寒心。
于是从这之后,请立太子的奏疏就雪片一般的飘到了御书房。
皇帝烦不胜烦,与此同时,看的就是内阁的态度了。
内阁首辅王伯雍,次辅林若同,还有两个成员方青山,王百亿。
王伯雍是皇帝的老师,一路陪着皇帝从太子成了皇帝,又陪着他走过了这么多年,皇帝向来敬重他。而次辅林若同一向是个和稀泥的,其他两个成员都是王伯雍的门生,皇帝自以为万无一失。
王伯雍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立太子一事,早在十年之前他都已经表明了态度:太子得立,只有立了太子,才是国家的根本。
可是皇帝偏偏听不进去,到了如今,皇帝依然不肯立太子。
可是当初是当初。如今皇帝已经老了,再不立太子,等到他这么多儿子都封王了,有自己的势力了。闹起来了那也就不得了了。
王庭然也很烦,最近兵部的人为了表明自己的硬骨头,纷纷上书请立太子,并且刑部给事中更狠。上书支持方世宇不说,还洋洋洒洒的批了王伯雍一顿,说他办事圆滑。误国误民。
谁不知道这是皇帝的意思?指桑骂槐就过分了。
王庭然很有些烦躁,正头痛间,就听魏氏说顾满来了,正在后头王采薇那里。
提起顾满,王庭然才惊讶的反应过来自己答应过她什么,忙一拍脑袋,满脸歉意的跟顾满道歉:“阿满,舅舅最近实在太忙,竟忘记了这件事。实在是对不住你了。”
顾满微微一笑,绽出两个小梨涡来,道:“舅舅说的nǎ里话,我是过来看表姐的,又不是专程为了那件事而来。舅舅不必担忧。”又问他:“舅舅,外祖父呢?”
王伯雍现下nǎ里还有时间回府来?忙着应付言官的口水都够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