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碧莲眼里闪着欣喜的光,忙不迭的点了点头:“在外院跟着我干娘浆洗衣裳的时候常常出去买东西,附近都熟了。”
是才提了二等的丫头,听说是因为针线活实在做的太巧了,因此四五年就爬到了二等的位子,还进了宋楚宜的关雎院。
常跟在宋楚宜身边的都是青莺青桃和绿衣紫云四个,这几个人出门也比碧莲显眼的多。
宋楚宜想了想,顺水推舟的顺着碧莲的意思提起了她的干娘:“我也常听说有下人认干娘的,可大多都听说干娘不怎么好?你替我出门跑一趟,去雇辆马车到我表舅舅府里去,我就帮你个忙怎么样?”
要么说聪明的丫头就是会审时度势,碧莲连想也没想,飞快的就点头答应了:“不瞒姑娘说,我家没破落的时候,我父亲还当过镖师呢,我从小就把京城转遍了。”
她知道宋楚宜如今在宋家的分量,从前是觉得宋楚宜身边四个大丫头没一个是不得用的,因此才熄了往上爬的心思,转而四处兜揽些好处。可这些蝇头小利又怎么能和宋楚宜身边的亲近人比?如今宋楚宜肯伸出腿来叫她抱,她哪里有不抱住的道理,只有死命扒拉住的。
宋楚宜抿唇笑了笑,话锋一转:“可我丑话还是要先说在前头,这件事只能是你知我知,若是除了我们俩还有其他人知道了”
碧莲听得出宋楚宜的意思,攥着拳头冷汗都快下来了,思索了半日之后还是下定了决心点头:“若是叫其他人知道了,奴婢也不活了。”
的确是个很聪明的丫头,能分得清楚孰轻孰重,看样子嘴巴也不是个会到处去乱说的。宋楚宜笑着从案上随手取了个赤金的镯子,连同一个竹筒一道递过去给她:“镯子是给你的,竹筒交给我舅母就是。”
等碧莲接了东西出去,宋楚宜就吩咐紫云绿衣:“你们俩也准备准备出门,去舅舅那里,替我送几盒糕点过去。出门的时候多带几个人。”
韩止的人也不是万能的,盯得久了总有松懈的时候,这眼看着已经十几天没动静了,警觉性相比之前也会下降很多,这个时候再让绿衣和紫云去添添乱引开他们的视线,他们就顾不上貌不惊人的碧莲了----毕竟长宁伯府一天天出门的下人不说四五十也有二三十,要是每个出去的下人他们都要跟一遍,恐怕韩止那里付不起这个工钱。
第一百三十三章 添乱
何氏坐在宋老太太下首,见宋老太太拿了老花眼镜看聘礼单子,略带了一丝局促的出声:“他们家虽然也有些祖产,可是要是同您家比起来可就差的太远了虽说这些东西您可能也瞧不上眼,但对他们家来说,说倾其所有四个字,也不算夸张。”
一个举人家里,虽说还算是殷实,可那也只是相对那些村里的村户们来说,若真正要比他们这些簪缨望族,又怎么能比得上?就是这些东西,里头也有一多半是这个举人老母的嫁妆,连何氏也觉得太简薄了些,添了些东西上去。
宋老太太将老花眼镜放置在一旁,闻言倒是笑开了:“哪里说的上嫌弃不嫌弃的话?他们家里的条件当初也没藏着遮着,都实实在在告诉了我们的,我们心里头也都有数。现如今看看这单子,竟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些。看这样子亲家母是个再实诚不过的人,有其母必有其子,亲家母都这样实诚,孩子又能坏到哪儿去?我们嫁女儿又不是非要图个门第出身,只要她能和婆母丈夫合得来,平平安安顺顺遂遂的一辈子也就是了。”
这话真是说到了宋三太太的心里,她见宋老太太朝她看过来,立即就点了点头出声应和:“可不正是我们老太太说的这话。要是真要死盯着聘礼,那当初我们也不会点头了。我这个当母亲的也真是没什么好求,只希望他们能夫妻和乐,平安到老也就罢了。”
何况这些聘礼也的确是比她预想当中的还要丰富了许多,更难得的是竟真的还有一对活的大雁,虽然说这都是古礼了,可遵守的人又能有几个?冯家能做到这一点,足以证明是真心实意的求娶宋楚蜜的,有了这一点诚心,其他的也就都不重要了。
何氏放开了手脚,在手心里绞着的手帕也放松了些许,笑了起来:“天下当父母的,哪个不为着自己子女的?我也是瞧着我那远房亲戚打了包票,说冯夫人虽然年少守寡,却不像其他个掐尖要强、刻薄寡恩的寡妇那么难缠,以前祖上也是当过县官的小户人家的千金,知书识礼又温柔大方好相处,才敢动了念头。否则又怎么敢介绍给咱们玉瓶一般金贵的四小姐?”
三太太正待再说,就见玉书在旁边朝自己使眼色,忙笑了笑托词要去厨房那边瞧瞧今日的菜谱起身出门。
米分衣已经在廊下候着她了,一见她出来就忙凑上前有些为难的禀报说是宋楚蜜那边在闹性子,连这回冯夫人送过来的两箱子绸缎布匹也都嚷嚷着要给剪碎。
三太太心里念了声佛,连忙四处去看有没有旁人听见,一面扶了米分衣的手疾步朝三房去,才进正院,就听见了三老爷的呵斥声,她脚下一软,加快步子进了屋,果然就见宋楚蜜哭着跪在地上,宋三老爷气的连脸都青白了。
“这是怎么了?”三太太勉强笑了笑,绕过宋楚蜜上前扶了三老爷:“怎么跟孩子发这么大的火?”
三老爷没理她,疾步上前一把将宋楚蜜提起来,沉声问道:“你果真不愿嫁?要是真不愿嫁,也没有人逼你,你现在跟着我去跟老太太说清楚。别叫你祖母和你大伯母累死累活的替你这个白眼狼操持,你还回了别庄去,这辈子别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