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程濡见她面色好看了一些,也不由得跟着笑了,笑过之后就又叮嘱他们:“圣上大约最近是不会回京了,春猎还是要照常进行------整三年的时间没有围猎了,今年再出岔子,兆头也不好。你们在这里呆着都要谨慎些,尤其是你小宜。”他指了指宋楚宜,语重心长的叮嘱:“明面上贤妃和九公主是不能拿你怎么样,可是私底下给你使个绊子还是能做到的,你得多当心一些。”
至于韩止那边的事情,宋程濡着实是不清楚自己的孙女儿还有这么一号劲敌,因此压根没给算上去。
那头的陈阁老却也不忘叮嘱陈明玉谨言慎行:“你好端端的跑到九公主那里说起福建的事,无非是想趁机把九公主和贤妃娘娘也一踩到底,可这原本不是你该挂心的事。”
女孩子以娴静大方为要,学这些阴谋诡计旁门左道为了防身站稳也无可厚非,可这还没到该使心机的时候呢,若是被太孙和周唯琪察觉了,恐怕都会不自觉对陈明玉敬而远之。陈明玉自以为是帮了他们的忙,可是天下的男子哪里有真的喜欢满腹心机的女孩子的?
陈明玉绞着手里的帕子很有些不服气,抿了抿唇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好垂着头一言不发。她看宋六就不是盏省油的灯,不管是通州还是沈家还是前几天刚发生的和九公主的事情上,都一点儿也没藏着掖着,可是周唯昭对她还是另眼相看,没见他对她敬而远之,可见太孙殿下本来就喜欢能帮得上他的人,她会这么做,也不过是为了证明给太孙殿下看,能帮上他的不止宋楚宜一个人。
陈阁老对自己养出来的孙女儿的想法心知肚明,叹了声气就摇头:“我晓得你的心思,等这件事定了,我再观望观望,就会替你把事情定下来。你自己在这期间安分些,别再做那些投机取巧的事儿了。”
上次扬州的事情他在中间出了多少力气太子是看在眼里的,太孙自然也会看在眼里,他们陈家这么忠心,太子和太孙自然该拿出诚意来把他们笼络得更加死心塌地一些。
再加上这次端王又倒了霉,他这回回京把这些罪状都梳理清楚呈递上去,太子的地位就只会更加稳定。依他的意思来看,根本用不着再徒添波澜,跑去撺掇贤妃和九公主,免得节外生枝。
可陈明玉不这么觉得,她微微在自己祖父跟前低了头应了声是,想法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变----当初就算是陈老太太,也只是告诉她要等机会一击必杀,绝不能在没把握的时候出手而已,可没说过不该铲除对手。
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
一直呆在围场却一不打猎二不开晚宴,底下的人就算想装着什么都不知道也做不到,行宫内外都笼罩着一股子诡异的安静。
幸好阁老们动身的当天晚上就传来了消息,说是第二日围猎照常进行,到了晚上还有晚宴。
宋楚宜前几日已经出够了风头,这个时候自然不想再去凑什么热闹,窝在帐篷里听青莺回起京城的消息:“听说锦衣卫上门抄了李府去抄家的并不是陈襄陈大人,而是赖成龙赖大人。”
她说着又憋着笑递上了一封信,说是赖成龙给的:“赖大人说上回做事做的不够地道,把人扔给您的人就走了,都忘记问问您处理得过来处理不过来了。这里头是给您的赔礼。”
早不赔礼晚不赔礼,偏偏这个时候来送赔礼来了?分明就是知道了这次端王的事情有崔绍庭等人在后头推波助澜的缘故,加上陈襄也受了牵连他自然更进一步,来送谢礼来了。
宋楚宜有些想笑,可是自信封里抽出信来以后就笑不出来了,皱着眉头冷笑了一声。
前几年忙着和宋楚宁纠缠,后来又出现个韩止,她如今终于腾出手来打算彻底铲除端王这个不停在后头想要给他们挖坑的人了,却忘记了端王好似还有一条能咬人的狗。
陈襄此人城府重沉得住气,这几年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不仅缩着尾巴做人,而且还做起了好事-----他不仅不搞冤狱了,反而还去诏狱里给那些犯人伸冤,查出了许多果真有冤情的人,光是文书听说就整整占了北镇抚司三间屋子。
看样子他也不是全然抽身了,否则此刻也不会气急败坏竟然想起找她的麻烦来。宋楚宜把信放在桌上,思索着陈襄会从哪里下手。
赖成龙在信里告诉他,陈襄恐怕是从端王那里知道了消息,怀疑这次的事情和她脱不了关系,所以决定斩草除根。
这样的人打定主意有时候也是一念间的事情,尤其是端王和陈襄这种在刀尖上舔血的人,他们被逼到了死角反而不会求饶,而会想尽办法的玉石俱焚,拉着敌人一起下地狱。
宋楚宜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就像上一世她快死了的时候,心里怀着的也是满腔的怨忿和遗憾,当时若是她有陈襄和端王的能力,也是不甘心就那么安安静静的死的,至少也要拖着宋楚宁和沈清让一起下地狱,至少也要拖几个人给宋琰陪葬。
可这同时也是一个机会,陈襄盘踞在锦衣卫的日子太久了,连兴福的事情都没能把他拉下马。这次端王的事情纵然会牵扯上他,恐怕他一时半刻也没那么容易死,而打蛇打不中七寸,不能一击必杀,日后的麻烦就只会接踵而至。如果他投向了周唯琪,那才真是灾难的开始。
所以怕就怕陈襄不肯出手,他这回若是真的出手,她就能叫他和端王一起倒霉。
青莺见她面色忽然变了,还当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发生,一时心惊肉跳的问了一声:“姑娘,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