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良娣玉白无暇的纤纤玉手执了一把洒金牡丹双面绣的扇子,额头上的花佃顺着她点头的动作摇曳生辉:“陈老太太昨天递了帖子进来要见我,今日上午我见了她一回。”
周唯琪想也不用想就知道陈老太太是来干什么的,无非是为陈阁老探探路的,虽然陈阁老老谋深算,早就已经想好了退路,可是这退路稳还是不稳,却还是需要自己的帮忙。
孟继明和冯应龙以陈阁老的本事自然是搞得定------这两个人和他当年都交情匪浅,不知道有多少把柄落在陈阁老手里。可都察院的那个左都御史,起监察作用的陶鼎湖却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到时候孟继明和冯应龙动作一多,被陶鼎湖一闹开,往上一捅,那可真是破了天了。
范良娣蹙眉看了儿子一眼,轻声问他:“你说说,咱们该不该伸这个手?”
她不笑的时候,精致异常的眉眼无端会染上一点戾气和刻薄,因此在太子跟前,她向来是笑的多的,虽然笑的多了也不费什么力气,可她原本不是爱笑的人,脱离了太子的视线,向来就是冷冷淡淡面无表情的模样,此刻她看着儿子,也照样是这副不冷不热的表情。
周唯琪也习以为常,他坐在圆桌旁边伸手拿了茶喝了一口,透过雾气去看自己的母亲:“母亲不是已经都答应陈家了吗?怎么现在还来问我这话?”
他们有不帮的资本吗?陈阁老手里有多少和韩正清往来的证据,又替他们做过多少事?远的不说,扬州弊案就全是经过了陈阁老的手,若是这些事一旦捅破了,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建章帝可不是太子,不会把他们的话当金科玉律。
他和范良娣不同,天生就是一副笑模样,不管生气还是难过,嘴角惯常都噙着笑意,叫人摸不清他究竟是个什么心情。也叫人容易心生好感和亲近。
范良娣轻飘飘的瞥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既是这样,你使你表哥去同陶御史喝杯茶。”
韩止闹脾气也该适可而止了,他小时候要是没有自己,早就已经死了。一个连命都是别人救回来的人,有什么资格闹脾气呢?
周唯琪拍了拍手站起来:“我自己去罢!表哥的气可能还没消呢,等我处理好了这事儿,再去找他说说话。他向来尊敬母亲,也疼我,会想明白的。”
多谢十月的菱和尧要的平安符~~~今天的第二更啦。求订阅求订阅~~~如果大家喜欢这本书,请支持正版订阅,作为作者君的我感激不尽
第二十五章 姐妹
提起韩止,周唯琪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头,看着自己的母亲有些迟疑:“他从小到大,这是唯一一次和母亲您提要求向来他对咱们都是尽心尽力的”尽心尽力到连自己的安危也不顾,什么都能牺牲,连色相都能,这样忠心耿耿的一个人,头一次说想要个可心意的妻子,他们也不肯成全,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范良娣在摇椅里侧身躺着,闻言似笑非笑的看了周唯琪一眼,声音惯常染着三分娇媚-----虽然她说出来的话叫人冷汗涔涔:“我一开始也不是没有想成全他。可他不是自己把这个未来妻子的人选得罪死了吗?机会这种东西,错过了就没第二次了。何况,你不是也知道这个宋六的神奇之处?有了她在手里,无异于拥有一个会说话的宝贝,光是她身后的崔氏一族和宋家就足够叫你高枕无忧了。”
不然陈家为什么急慌慌的想要崔氏一族倒了?不正是因为崔家日益势大,甚至影响到了他在西北那边的利益,也影响到了他在东宫的地位吗?
在政治和官场上讲什么情分,那无异于自寻死路!
经过了这一次大战,宋家和崔家可以说是真真正正在建章帝跟前成了纯臣了------为了西北之事不惜赔上身家性命也要揭发章天鹤,又有叶景宽在后头推波助澜
她想到这里,眼神陡然转厉-----崔氏一族还是往周唯昭那里靠的更多一点啊。
周唯琪和她想到了一起,连陈阁老都奈何不得崔氏和宋家,日后众人心里自然都会有一杆秤,至少短时间内,再也没人敢向宋家伸手了。
而且宋六似乎的确是个福星-----元慧大师虽然是大师,可是他向着的是谁周唯琪和范良娣却都知道,这样一个端王同党的话是不足以取信的。说宋六天煞孤星?可她分明领着宋家和崔氏迈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坑。
他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看着范良娣认真的道:“我会去和表哥他说说,除了宋六,其他的名门贵女我都许他。母亲也和姨母说说,叫姨母也劝劝他。”
范良娣眼里一片冷清,面上的笑意却不再有平日的娇媚可爱,带着十足的嘲讽和刻薄-----说?为什么要好好说,小范氏在韩止眼里不过就是个曾经想要亲手毒死他的不慈的疯女人,这样的人,若不是需要她来绑住范韩两家的关系,早就不必活着了。
目送着周唯琪出去了,范良娣的贴身嬷嬷房嬷嬷就上前来轻揉慢捻的替她揉起肩来,一面又不由得叹息了一声:“您还是不要把她逼得太紧了,兔子急了尚且咬人呢,女人都是为母则强”
东瀛使者这次是正经的东瀛大名派出来的求亲使团,他们要求娶公主,公主出嫁要陪媵。这个旁的贵女都躲之不及的差事,大范氏居然想着要叫韩月恒去。
房嬷嬷在荥阳开始就服侍大范氏,深知她的脾气秉性,她明明可以叫韩月恒活的舒服一些,不说嫁给帝王家当什么王妃娘娘,嫁个门当户对的公侯之家还是做得到的。可是大范氏就是不肯,她把韩止和小范氏利用到榨干最后一滴血,还连韩月恒都不放过,宁愿叫她去当个陪媵,背井离乡骨肉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