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页

名门闺战+番外 秦兮 1153 字 2个月前

陈嬷嬷上前给她们端了红枣血燕,听见陈老太太这话儿也跟着附和:“老太太说的是,老太爷也说宋家这回虽然做的漂亮,可是也太不留余地了。”

就是不留余地才好,宋家这般闹腾,外头的人才会把目光都聚集在他们身上。

陈老太太有些失了说话的兴致,喝了几口血燕就放下琉璃盏来,身子动了动问:“怎么还没消息传进来?”

虽然她叫陈明玉要沉得住气,可是这毕竟是件大事,得不到确切的信,终归是不放心的。

似乎就是为了回应她的话,她的话音还未落,外头一直等着消息再送进来的婆子就抖抖索索的进了门,已经冻得通红的手把一封信递到了陈老太太手里。

陈老太太迫不及待的展开来瞧一瞧,就笑了:“成了。”

陈明玉脸上立即透出遮掩不住的喜色,差点儿打翻了丫头捧给她的碗,连眼里都透出光来:“真的成了?不是说那水匪难找吗?”

水匪难找,可也不是找不着,凭借陈家的人脉,真要想办法勾结一下这些土匪,难道还真的会没了法子?陈老太太将信纸递给陈明玉,示意她把信烧了,声音冷淡里透出一点儿对于人命的不屑:“已经说好了,崔宋两家这回是去晋中祝寿的,光是礼物就带了整整三船。那些水匪恐怕本来就要盯上他们,现在还有人送钱给他们抢银子,他们怎么可能不动心?”

陈明玉把信烧了,看着那白纸一点点化为灰烬,差点儿忍不住要笑出声来,捧着脸喜盈盈的坐在陈老太太身边,头倚在陈老太太胳膊上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这回宋六可真的必死无疑了。”

她是知道皇觉寺给和祖母商定的计划的-----水匪聚集的地方听说两岸高山林立,那些水匪们的老窝就在这两岸的高山上,他们都是凫水的好手,还在山上做埋伏,等人进去了就从山上骨碌碌的把巨大的石头滚轮下去,常常连面都不用碰就把船给砸扁了,他们之后再去收拾战场。而且他们的地方易守难攻,每年剿匪的官兵死了一批又一批,也拿他们半点办法都没有,附近村庄上的民众受了他们好处,都是他们的眼线,民匪勾结,因此才异常难处理。

这样的情况下,宋六他们一行人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干干净净的死在水里了,若不然落在那群水匪手里,还有更差的想到那些人对待女眷的手段,陈明玉心里竟隐隐有些期待宋楚宜别死,最好是落在那群水匪手里。

陈老太太见事情就回禀完了,就催着陈明玉回房去休息:“明天你不是还要进宫去给娘娘抄经吗?这样的事小孩子少听,省的脏了耳朵。”

陈明玉既然已经知道事情商议妥当,自然没了后顾之忧,笑着应了声是。

等陈明玉出去了,陈老太太才回头吩咐陈嬷嬷:“去,给皇觉寺送个信儿,就说这边我已经分派好了,他们那边别出什么乱子。”

会互惠互利的事儿,可是也得两方都插手,她也不是傻子,不给皇觉寺当这个枪,要做就一起做,谁也别想抽身。她这边负责叫地方上当官的陈家族人联络上水匪,那皇觉寺那边就得在崔宋两家的船上动点儿心思安插点人,以防万一。

陈嬷嬷看出陈老太太对这事儿的紧张跟上心,自然而然的也提起了精神办这差事,催促着自家当家的亲自往皇觉寺山脚下走了一趟,就这样把事情给定了下来。

回来陈老太太就赏了她们一座江南的庄子,连夜叫她们收拾了东西,第二日起就不必再来大宅里。她心里就更知道自己办的是见不得人的事儿,连夜出了城,第二天天不亮就启程去了江南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匪

江上风光正好,有太阳升起的时候能瞧见外头波光粼粼的水面,岸边有浣衣的小姑娘悠悠扬扬的唱着悠扬动听的山歌,崔华仪和崔华蓥上回进京的时候虽然也是坐的船,可那时候因为崔绍庭急着回京述职,一路上紧赶慢赶,船也是随意找的,因此别说是有闲心欣赏风景,连着吐了一路,昏天黑地的根本不知是南是北的就到了,根本没察觉到什么趣味。

如今并不赶时间,船行的慢布置的又都上心精致,人手也都是带足了的,她们休息的也算舒心,就对什么都好奇起来,连捧着一卷书在窗边坐着都觉得心旷神怡。

若不是总找不到宋楚宜的影子,简直称得上十全十美了。想到宋楚宜从昨晚到新在就没见到人,崔华仪有些好奇的把书一阖,若有所思的回头去看正聚精会神的绣着帕子的姐姐:“姐姐,你说小宜在做什么呢?怎么神神秘秘的?”

宋楚宜此刻正跟镖局的人核对人手:“镖局一共带了多少人?”

宋崔两家带的下人一共是有二十六人,镖局的人反倒更多些,前头五老爷宋慈带着宋琰,领着十个下人,镖局的人估计不下十五个。

镖头再次跟宋楚宜报了人数:“前头船上十四个,这后头因为都是女眷,还特意加派了人手,有二十个。总共加上我,是三十五个。”

宋楚宜点了点头,看着镖头笑了笑:“这一路上山高水远的,就麻烦镖头多多费心了。”

镖头拿不准为什么是宋楚宜一个小姑娘来问他这话,隔着屏风抱拳谦让:“拿人钱财,这本来就是我们应当做的,姑娘言重了。”

等镖头转身出门了,青莺和紫云就先把屏风搬到一边,舱门也关上了,有些不解的问她:“姑娘,这人数我们之前都是清楚的,何必还要再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