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了?”她不耐烦的叫亦步亦趋走进来就跪的齐嬷嬷起身:“是西北那边的消息还是阳泉那边的消息?”她沐浴过后总是特别容易乏,本来早该到了休息的时候。
齐嬷嬷神色间显现出些为难的摇了摇头:“西将军那边倒是真的送了信回来”她顿了顿,抬眼瞧见大范氏猛然亮起来的眼睛,心惊肉跳的又垂下了头:“可是这消息并不是给咱们的是给韩二老爷的”
自从她在中间刻意挑拨之后,韩正清跟韩家族人的关系就已经闹僵了,虽然同样姓韩而且是同宗,可是韩二老爷跟锦乡侯府向来没什么来往。大范氏有些不解的皱了皱眉,忽而想起当初小范氏提起过的,她已经去信给韩二老爷请韩二老爷帮忙料理韩止的丧事的事
一切祸患都是起源于这里,要不是小范氏这个贱人这样折腾大范氏心里对小范氏的怨恨更深一层,对韩正清却是七分愤恨三分委屈了-----从来都是她说什么是什么,韩正清从来没有驳过她的,可是如今不过为了一个小范氏,不过因为一个韩止她咬着唇,掩住心里的惊涛骇浪,冷冷淡淡的看向齐嬷嬷,声音也丝毫没有起伏:“是吗?那他写的信里叫韩二老爷做什么?”
齐嬷嬷的头垂的更低,压低了声音回大范氏:“侯爷他信上说已经叫庶子韩胜回来,让他扶灵回荥阳,并且替侯夫人结庐守孝”
叫儿子回来替小范氏奔丧,扶灵守孝,生怕小范氏死了断了香火?大范氏唇角终于溢出一丝冷淡至极的笑意,哦了一声之后语气更加平淡得吓人:“除此之外没交代旁的了?”
齐嬷嬷摇了摇头:“并没有了,只另外请韩二老爷替他多看顾锦乡侯府,说倘若今年圣上开恩许他回京,一定重谢。”
大范氏以手支颐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许久才转开了话题去问齐嬷嬷的消息:“那我娘家那边呢?我父母亲可有阳泉的消息?”
说到这样重要的事了,殿里伺候的木勺连翘跟房嬷嬷这些心腹就全都眼观鼻鼻观心的成了个木头人。
齐嬷嬷的声音也放的低的不能再低:“家里是派了二爷去的二爷原本已经借着叛党的手行刺了那位,还叫那位中了毒可是后来锦衣卫都督赖大人跟驸马设计引出了叛党,到最后又把那位的毒给解了”
房嬷嬷意料之中的看见大范氏黑了脸,说来也是,肯定是夫人又擅作主张了。家里哪个人都好,怎么偏偏要派二爷去?那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大范氏的手捏成拳头,好容易才忍住没有当场呵斥一声蠢货,揉着额头只觉得头疼万分:“那现在那边还有没有别的消息传回来?”
换做是大哥的话,这一次就成了,根本不会需要动用到后手偏偏父亲母亲不知道为什么,居然会派二哥那个蠢货去办这样重要的事,那就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第四十二章 要命
从小到大,大范氏最讨厌的人除了一直鸠占鹊巢的小范氏,就是这个成天只知道眠花宿柳半天本事没有,却偏偏只会撒娇卖乖要钱花的二哥了。相比起这个惹人厌的祸害,小范氏在她心里都要立即地位高上三分。她交代下去的时候交代的好好的,千叮咛万嘱咐告诉过父母亲千万不要选二哥去,可父母亲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人也糊涂了,居然还是一意孤行这样天大的事,他们居然也敢叫二哥去做,居然也敢
齐嬷嬷看出大范氏的烦躁,大范氏向来很少烦躁,若是她脸上都露出焦躁的神态来,那肯定是已经生气到了极点,她不敢再跟大范氏卖关子,老老实实的说:“幸亏家里叫人跟着二爷呢,范三机灵,已经劝着二爷去了普济寺了”
还是被逼到了动用皇觉寺那批人的份上,那个祸害就这样难对付大范氏冷淡的嗯了一声以后就没了声响,眼睛半闭着似乎是睡着了。
可屋里众人屏气凝神,没有一个敢开口的,还是房嬷嬷壮着胆子上前再替大范氏倒了一杯茶。
大范氏似乎是被这响动惊得回了神,重新抬起了眼皮瞧了瞧跪在地上的齐嬷嬷:“家里就只送了这些消息来?”
前些天阳泉大捷的捷报已经送到了京城,连向来对太子妃跟周唯昭不亲近的太子脸上都有了几分笑意,不管怎么说,周唯昭没有费什么力气,只花了两个月就评定了阳泉的叛乱,这是叫建章帝龙颜大悦,也是叫东宫位子更稳的大喜事。
可大范氏却开心不起来,卢氏虽然不受宠爱,可是周唯昭毕竟是太子的亲生儿子,常言都说虎毒不食子,太子对周唯昭未必就能跟对卢氏那样狠得下心。何况男人对自己的血脉总是格外的宽容的,就像是韩正清,当初口口声声的说着什么冬雷震震夏雨雪的鬼话,转头还不是对小范氏母子上了心?
周唯昭要是一直这样争气出色,再加上是正统的皇太孙,又有建章帝跟皇后护持、镇南王府的依附,那她跟周唯琪拍马也及不上。周唯昭必须要死,他活着就是一个祸害,只可惜当年他还没成气候的时候没能一鼓作气
“暂时还只收到这些消息,二爷寄回来给家里的信上说,阳泉不是个适合养病的地方。太孙他刚伤了元气,阳泉又乱的很,一定会到晋中去养病他们的意思是,是在路上趁机动手。”
幸好之前就在那个家伙身边埋了钉子,在山西卫所也收买了人手,否则就算皇觉寺那批人再能耐,恐怕也只能硬碰硬了。大范氏心里说不上是轻松多一些还是担忧更多一些,凡事只要是涉及了她二哥的,那就算是之前商量的再好,再天衣无缝,也要打上几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