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页

名门闺战+番外 秦兮 1133 字 2个月前

周唯昭皱着眉头,更加觉得金陵发生的事诡异的叫人不安,恐怕根本就是一个陷阱,可是这个陷阱究竟是设在哪里,他一时还是没法确定。

“派人去九江打听打听。”周唯昭负手立在窗前,眉头拢在一起:“恐怕这次的事并没那么简单,姑父不是个鲁莽的人,他为官这么多年向来谨慎又自持,现在竟然连身边的人都出来指正他,说他收受了现银,还叫人把银子押送回晋中”

叶景宽听出周唯昭的意思,只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冒出来,如果真有人这样处心积虑的想崔家倒霉可是会是谁呢?现在崔家如日中天,经过崔绍庭的事情之后,怎么还会有人去打崔家的主意?叶景宽百思不得其解,想了想就有些心里发寒:“难不成是殿下出手了?”

东平郡王的确是有份插手,他兴奋的看着面前的钱应,双手撑在桌案上:“果然你说得对,皇觉寺跟陈家要是豁出性命去做,他们就算不死也得被扒拉下一层皮现在皇祖父对崔应书失望至极,内阁收到的证据也叫常首辅连句好话都不敢说”

都说了破船也有三斤钉了,陈老太爷虽然一朝失势,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的那些势力可没全部倒霉,跟皇觉寺的人联合起来,做这个局是不难的。

可是钱应却并不沾沾自喜,他谨慎的摇了摇头:“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了,等郡马被押送回京,到时候肯定要投到大理寺或者锦衣卫再审,锦衣卫的赖都督是圣上心腹,未必肯顺着咱们心意给他定罪,怕他到时候查出些不对来。可若是送到大理寺去,倒是不那么难了,冯应龙可是跟咱们老熟人了”

是啊,冯应龙可是他们的老熟人了,东平郡王目光里透出些兴奋来,之前他还因为钱应要他答应陈老太爷的要求而觉得不安,现在却深深为这个决定庆幸。现在事情发展的这么顺利,一旦周唯昭死了,崔家也倒霉了,还剩下宋家宋家也没事,宋家也没事,到时候东宫只有他一个儿子了,还怕什么?他什么也不怕了。

他没听钱应说什么还不能下定论,抿唇看着钱应:“现在算算日子,陈老太爷也该到金陵了吧?”

陈老太爷到金陵了,宋家那小子就该惹事了,惹了事就该完了,闹起来到时候宋家崔家的人一边要为崔绍庭的事奔忙,一边还要处理王家的糟心事,到时候首尾不能相顾。而在路上的周唯昭就要更惨一些,皇觉寺的人会把这些日子以来的怒火通通发泄在他身上

说话算话,再来放两更。今天五更全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已成

陈老太爷刚把金陵的宅子整顿干净,还没来得及去舒服的洗个澡,就听说杨庆回来了,他挽着半干的头发,飞快的叫请。

杨庆匆忙进得门来,最近这些日子可见他很是奔忙,眼圈底下的乌青都又深了一圈,站在陈老太爷跟前立住了脚,深深的先朝陈老太爷行了个礼,才拱手跟他回话:“老师,您可收到京城送来的消息了?崔应书在九江已经出了事,现如今圣上叫人押他回京受审了。”

陈老太爷自然是知道了这个消息,笑的牙不见眼:“收到了邸报,连夜瞧了。这次内阁下的公文里头措辞可严厉的很,有了常首辅这个靠山在,都保不住崔应书,可见崔应书是气数将尽了,说起来,这可真都是阿庆你的功劳,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怎么连崔应书身边的人都能收买?江西巡按御史我知道,华政那就是个软硬不吃的牛脾气,他从来就不拉帮结派,自己穷的只差要伸手要饭了,也两袖清风。听说他刚去江西那年,庐州知府跟九江知府要请他吃饭,送他美人儿,他不仅当场掀了桌子,回头就送了一份弹劾奏章上京”

这样的人是收买不来的,杨庆居然能叫他上书参奏崔应书,如今想来陈老太爷还是觉得不可思议,着实是太叫人惊奇了。

杨庆微微一笑,这着实算不得什么本事,他在底层呆了这么多年,看尽了人情冷暖,最苦的时候,堂堂一个举人,在破庙里住了整整二三年,每天能做的事不多,就只好把心思花在揣摩人心上-----学会看人脸色行事,对他这样出身底层又毫无根基的人来说,着实是很大的一个助力,他向来知道该在什么事上尽力用心。

华政的脾性他早就琢磨透了,恐怕连他身边的妻女都没他了解的清楚,这个以脾气暴躁,清廉著称的江西巡按御史,着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蠢人,没什么脑子又不聪明,更嫉恶如仇的人又最容易被挑拨,他根本就不用做什么,送美人这种蠢事他更是不可能会去碰,只是把崔应书鱼肉百姓的‘证据’往华政跟前一送,华政自己就先义愤填膺了,抱着参奏皇亲国戚万死不悔的决心上了奏折。

人虽蠢,却有蠢的好处,建章帝向来喜欢这种蠢又干实事的人,何况华政的正直已经出了名,建章帝哪里有不信他的道理?他一上书,朝廷里连常首辅都有些怀疑崔应书是不是真的收受了贿赂了。

他并不居功,惯常的带着谦逊:“这并不是我的功劳,底下的先生们个个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他们收集上来的情报我再整理整理,自然就知道这位华政老爷该怎么煽动。真正难做的还是挑动崔应书身边的心腹,许之以重利他们没动心,就用了点别的手段。九江知府在崔应书身上几番都捞不到半点好处,对他早已经厌烦至极,自然乐的崔应书出事-----九江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巴不得有人来背这个黑锅。这个黑锅被崔应书背了,他到时候还能在知府的位子上呆着,到时候朝廷赈灾的银子到了他手里,又能盘剥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