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子说不过她,也的确没理-----第四天他就发疯似地把人的脸给打肿了半边,以至王家长辈们都不敢叫崔华蓥出去见宋琰
他摇头叹气的出了门,自去寻自己二叔,想问问二叔事儿究竟该怎么办,到了书房却扑了个空,守着书房的小厮说王二老爷领着宋四少爷出门去了。他就又磨磨蹭蹭的往后头老太太院子里去,把崔华蓥正收整产业打包东西的话说了。
王老太太沉默了半响,面上神情复杂,过了许久才叹了一声气:“也罢了,一开始就是咱们想错了,当初就不该瞒着他们崔家女孩儿金贵,崔家有女百家求他们不是那等靠女儿发财看女儿受罪的人家,出了汀汀的事儿,我原本该更谨慎的。是我鬼迷了心窍了,觉得崔家出来的女孩儿跟你门当户对,贪图崔家女的名声,才害了人家姑娘”
王公子低垂着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听见王老太太吩咐人:“去大奶奶那边看看,若是大奶奶有什么要帮忙的,叫她尽管来找我。”
崔华蓥没什么好需要她们帮忙的,因为下午崔应堂跟崔应允就到了,崔华蓥没个亲叔叔,崔家大房的三个堂叔对她来说就是真正的亲叔叔,一见了两个叔叔,登时就哭出来了。
连清露跟清霜也都跟着心酸,她们家姑娘当天挨了打也没哭,撑着一口气,如今可算等来了亲人替她作主了。
崔应堂二话不说就要请见王家老太爷并王二老爷-----王大老爷正在台州打仗呢,他倒是想指着人家的鼻子骂上一声不会教孩子,叫孩子来祸害人,可也没机会。
可是王老太爷被王公子又惊又气了一场,现如今还躺在床上下不来床,王二老爷带着宋琰去知府衙门了,家里只有老太太在,崔应堂就只好先问侄女儿的打算。
而正领着宋琰拜会知府大人的王二老爷也忍不住狠狠地打了声喷嚏,他掏出帕子醒了醒鼻子,打起精神听宋琰跟知府大人说话。
金陵知府林元川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个年纪才混到知府,基本上这辈子仕途也就差不多有限了,可再有限,也得为子女后辈打算打算不是?他就先得替自家孙子打算打算,儿子是没什么前途,可是大孙子秋闱下场就考了个举人回来,这可是了不得的出息,他总得为儿子铺路。因此听说是长宁伯府宋家的少爷来了,他着实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招待。
宋琰察言观色的本领着实已经跟宋珏学的入木三分,到傍晚要告辞的时候俨然已经跟林元川成了忘年交了,林元川拉着他只是不许他走,两眼放光的求他拿当初献给唐明钊的献之给孙子抄的论语一观。
连王二老爷也有些心动,这世上恐怕就没个读书人对这东西不心动的。
宋琰笑着摇头:“此物已经在老师手里,实不好再借出来。”他瞧着林知府失落的模样,又道:“不过,下次等林大人有时间来蜀中,我倒是可以带着林世叔一同去老师府上研究。”
林元川的眼睛就放的更亮,几乎失声问道:“当真?!”
天下读书人,谁不想跟唐明钊这等大儒讨教讨教学问,可唐明钊规矩死的很,人也固执的很,发誓一生只收七个弟子,他就真只收了三个弟子,平时虽也开坛讲学,可也就只是讲学而已,他们这些老一辈的,难不成还好意思不远千里跑到蜀中去听一堂课?何况听完了课人家就又要走了,多余的话都不跟你说。
林大人觉得这着实是这世上最好的馅饼了,激动的连连点头,又一个劲儿的要留王二老爷跟宋琰的饭。
正客气间,外头就有小厮递上话来,说是长丰楼那边来人催了,林元川皱了皱眉头,似是万分难以取舍。
宋琰心中微动,问林元川:“世叔有客?”
林元川眉头皱在一起有几分纠结:“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陈老太爷刚来金陵,想做东请我吃个饭”
下午或者晚上继续放两更,没有意外的话。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爱你们么么哒。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夜黑
宋琰带着王二老爷跟林元川进进出出的时候,宋楚宜正在船上读望岳寄来的信。青莺见她又看一遍,忍不住就笑:“您自己也说四少爷长进了,大少爷来信也说四少爷这回处理的算是不错,怎的还是不放心看了一遍又一遍?四少爷现如今可精明着呢。”
青桃一边收拾着箱笼替宋楚宜寻出一件刺翠竹的轻薄素绢披风来,一边也回头插话:“可不正是这么个理儿,当时翠庭来信说那边情形时姑娘就猜出那边不对劲儿,跟咱们舅爷的事儿撞一起撞的太巧了,倒好像是专门冲着咱们家来似地。可姑娘不放心,猜出来了有人设圈套就更想去金陵了,还不是担心四少爷年纪小陷进去?可现在四少爷给自己长脸了,这回呀,大少爷再也不用拎着他到处跑啦。”
青桃青莺两个人你来我往倒好像是茶馆里的唱双簧的,被徐嬷嬷一人拍了她们一下:“姑娘一句话没说,你们倒是说了十句!还不快出去瞧瞧外头情形,顺便去厨房看看粥好了没有,先端一锅给舅夫人和两位表小姐那里送去。”
说话间徐嬷嬷支开了些窗子,宋楚宜恰好能瞧见外头被彩云环绕的圆月,她低头再把信从头看了一遍,心里的欢喜几乎要溢出来-----她是真不会养男孩子,总是担心把琰哥儿养废了,可是幸好现在阿琰长得比她想象当中的还要好。
这次没有她的提醒,其实提醒了也没甚大用,一封信送过去,早不知隔了多少天,有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宋琰这回是全凭着他自己的直觉跟本事避过了这一场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