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页

名门闺战+番外 秦兮 1123 字 2个月前

可宋楚宜又忍不住嘲讽的牵了牵嘴角,不为其他,为的就是陈老太太这份为陈明玉的心-----她既然这样疼爱陈明玉,怎么就不再多想一想?

范良娣是何许人?那是连亲妹妹也可以亲手折磨死,连亲外甥女也可以设计送去和亲,亲外甥也视如猪狗的人,期望她会因为银钱守信,还不如相信野兽不会吃人呢。

她猜的很对,范良娣压根没打算按照约定履行交易------真的让一个罪臣后裔嫁给自己家当宗妇,她傻了她?

齐嬷嬷跪在范良娣跟前,尽职尽责的、脸上略带着些为难与无奈告诉范良娣:“家里那边回信说,自古以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儿。说咱们大少爷本来十七岁已经考上秀才了,接下来还有考举人考进士的,就算这些都考不中,家里还有荫封呢,走门路找个实缺做着也不是什么难事,要是他娶了个罪臣家的女儿当嫡妻,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就是传出去,范家面上丑听,也给娘娘您丢人了。”

其实在家里范太太把话说的还要难听一些,她虽然爱重长女,长女也的确是关系着一家荣辱,可这些年范家跟在后头吃苦受累的时候不少,去西北跑商更是提着脑袋在给太子跟范良娣办事,可结果呢?范家纵然是得了些好处,可更大的好处还不是娘娘跟郡王殿下还有太子殿下得了的?这回她还赔上了一个儿子!只要想到范二爷的事儿,范太太就脑子发晕心里发苦,虽长女之前一再交代过不煦叫她二哥去办这样重要的事儿,可是到底还是为范良娣才死的不是?好容易她从丧子的悲痛里走出来了,可范良娣如今又说什么叫陈家姑娘来给长孙当西府的事儿,她真是气的几乎直接晕死过去。

就没这么办事儿的,从前小范氏跟韩止韩月恒遭殃的时候,范老爷大怒,觉得长女不近人情不是个会替家里着想的,她还替长女说上几句好话,反正小范氏也不是她肚子里出来的,到底如何也并无所谓。可如今她自己都忍不住跟范老爷抱怨:“这真是出了嫁了就胳膊肘朝外怪了,也不知道收了人家什么好处,就这么把自己的侄子给卖了!咱们家阿冲哪里都好,怎么能娶那么一个女子?!娶了她,这辈子都完了!”

范老爷深以为然,回头瞪了妻子一眼:“这还用你说?往常我就瞧出来了,她是不会把咱们家放在心上的,女人出了嫁的,哪有不为了自己儿女打算的?跟咱们是又隔了一层了,她这事儿办的着实是太不地道,当她大哥是什么?当她侄子又是什么?陈老太爷的事闹的满城风雨的,就是咱们这地方也听见了消息,要是真娶了陈家的女儿当宗妇,还是嫡长媳,我们范家以后在荥阳都不用立足了!”

范太太听的不停点头,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儿子才是她日后倚靠的根本,何况长女实在是有些薄情的人,她皱眉看着丈夫:“你写封信去京城,就说这事儿咱们不能同意。”

范家是要靠着太子,是把宝压在了太子身上,可是也没这样糟践自己家人的吧?不然她们范家恐怕等不到太子飞黄腾达登上那个位子,就已经被踩进泥里去了。

范老爷点了头答应了,心里对女儿存了几分怨气,又有几分担忧,女儿这个脑子,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把好好的一个局面弄成如今这个样子-----从折磨小范氏弄死韩止开始,范良娣就没办过一件正常事儿!

承诺保底就是三更,万更尽量恢复,实在是医院情况不稳定,我妈又明天下午才能到,我得跑前跑后跑腿等忙过这一阵子一定全部补上,不过现在也是防患未然才说三更啦,继续求订阅求月票各种求,靠你们啦,爱你i们么么哒。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除根

范良娣不是蠢人,从她二哥死在晋中开始,她就察觉出自己娘家对自己的不满,连亲爹亲娘都对她生出怨气来。现如今听齐嬷嬷这么说,她嘴角就藏了一抹冷笑问她:“丑听,丢人,恐怕是觉得我硬是给他们塞了个烫手山芋,因此给的托词吧?”

房嬷嬷看了自家娘娘一眼,心里止不住的叹气,只觉得范良娣的思维简直不是常人能理解,当初小范氏一不折腾二不闹,好好的当着隐形人,儿女都跟自家娘娘亲近,那时候局面多好啊?太子待娘娘也格外和气,在外头的事又有锦乡侯帮衬,锦乡侯世子更是帮着娘娘坐了不知道多少事,可是娘娘却跟得了失心疯一样好吧,这些事暂且不提,毕竟都过去了,可后来刺杀太孙殿下,现在又往娘家塞一个罪臣之女当自己侄子的妻子,她着实是有些不能理解自家娘娘了-----就这样若是自家老爷太太还不拒绝,那不是脑子不好使么?

齐嬷嬷显然也是这样想的,她也比房嬷嬷更敢说话一些,闻言就低了头轻声道:“娘娘,这也是人之常情。大少爷他前程正好呢,就是您”她抬眼看了范良娣一眼:“有一个罪臣后裔当侄媳妇,又有什么脸面呢?传出去范家脸上无光不说,您自己也要被人揣测”

范良娣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她瞥了齐嬷嬷一眼,冷冷的哼了一声,摆了摆手阻止了她继续往下说,冷着脸想了一会儿,才道:“我知道阿冲是个能干的,从前母亲为了他的亲事还三番四次的求到我这里来,为了他的婚事多么着紧难不成我不知道?怎么可能真的寻个这样的女子泪配给他?依我的意思,是叫先去了荥阳,那里到底离京城远了”

到底离京城远了,这一句未完的话叫众人都提起了神,听娘娘的意思,根本就没真的把这位陈姑娘配给自家侄子的心思,不过是叫陈姑娘先到了荥阳再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