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页

名门闺战+番外 秦兮 1145 字 2个月前

太子妃容色陡然冷下来,眼里笑意顿失,过了好一会儿才回神,轻声重复了一遍鲁嬷嬷的话:“是大哥亲自来了?”她顿了顿,声音在这样的夜里带了些凉气,略一颔首道:“请桂嬷嬷进来罢。”都是许久没听见的名字了,如今再听故人名字,倒好像是恍如隔世一般。

桂嬷嬷瞧着大约也有五十岁上下了,两鬓已经霜白,人瞧着倒还算精神,一双眼睛也不显浑浊,恭恭敬敬的朝着太子妃磕了头,喊了一声三姑娘。

卢氏是嫡长女,可是卢家排行是不分男女一路排下来的,家里都称呼她三姑娘。她已经许久没听见人这么称呼自己了,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直起身子叫沛音去扶她起来。

乍见故人,当年的许多回忆就瞬间涌上心头,太子妃心里又苦又涩,觉得心窝里的刀子又往里扎了几寸,疼的几乎喘不过气,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露出个笑:“嬷嬷瞧着身子还算康健,家里父母亲身子可好?大哥跟云集几时到的京城?怎的也不先来个信知会一声?”

桂嬷嬷身上收拾的一丝不苟,面上皱纹横生,一笑起来皱纹就堆在一起,回话回的很是有条理:“七月就动身了,在驿站里看见邸报,知道殿下受伤,赶路就赶得急了些。想到娘娘必定忙的很,大爷就没先叫人来报信,省的扰了娘娘。家里老宅有两户人家留守的,早已经打扫得当了,略收拾了一阵就搬了进去。大爷跟大奶奶特意打发我先进来给太子妃请个安,幸亏昨天递牌子递的早,今儿就得了宣”

卢氏听出些不对劲来,皱着眉头问了一声:“嫂嫂也来了?”

桂嬷嬷话头被太子妃截住,面上一时有些讪讪的,可她回转的也快,立即又打出了笑脸:“可不是,大爷大奶奶带着大少爷跟大小姐一同来了的这么多年未见了,大奶奶想您的紧,今番又正碰上了殿下遇刺的事儿,大奶奶担忧的紧,拦都拦不住,风尘仆仆的就来了”

卢氏许久没说话,看着桂嬷嬷沉默一回,才叹了声气:“我知道了,等明儿得闲了,请大嫂进来陪我说说话儿。”

有了这句话,桂嬷嬷脸上的笑意就更加遮也遮不住了,连连点头,又跟太子妃絮絮叨叨的说了卢家老太爷老太太的身体,一时又有些伤感:“太太身子不好,时时念着您”

卢氏面色微变,听了一回,打发了桂嬷嬷下去休息,越发长久的沉默下来。

屋外一盏新月如钩高挂夜空,凉风习习,她的胳膊上起了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使得她整个人都打了个冷颤。

她记得当年大哥跟大嫂是如何在她跟前下跪,求她为了卢家答应赐婚,也记得母亲当时泪眼迷蒙的眼睛,那些想起来痛彻心扉的过往,现在提起来,虽然没当时那样疼了,可是压在心上的石头却又更重了一点。

她并不怪母亲跟哥哥,母亲当时也没了法子,求了姑母可姑母狠下了心,说太子表哥思慕她,非她不可

非她不可啊,这四个字叫她这些年来都过的生不如死。

她也记得每年流水似地送来她这里的东西,还有当初她走投无路的时候父亲母亲替她求来的张天师的那句话那是句救命的话

卢氏双手捧着脸,眼泪一点一点从她指缝中渗出来,她蜷缩在贵妃榻里,忽而觉得人生实难。

她向来不说自己难,是因为知道谁都有难处。姑母贵为一国之母,为着建章帝念旧重情的性子,也要对贤妃良妃这些昔年跟着一起吃苦受累的妃子们隐忍些,对有愧的太子也要有求必应,恭王作为皇后娘娘唯二的儿子,也不能随心所欲,凡是他哥哥瞧上的,他就得退避三舍,这世上有谁不难呢?她常常这样开导自己,可是到了现在这一刻,她却忽然觉得,日子实在是太难了

可是再难日子也要继续过下去,再难的日子也不会比把儿子送去龙虎山几年不得相见更难了,她擦了擦眼角的泪,摊开手掌看看自己的手心,缓缓闭上了眼睛。

第五章 目的

第二天太子妃去清宁殿请安,顺道说了卢家来人送节礼的事,皇后这边其实已经收到消息了,闻言倒也有几分欢喜,娘家人搬出了京城安居老家,她心里向来记挂,闻言就笑:“转眼连云集也这样大了,本宫听说,他是来准备明年恩科的?年纪这样小,就有这等造化,不辱没咱们家的声名。”

卢皇后跟卢太子妃是嫡亲的姑侄,可是在宫里二人的关系向来不算亲近,她如今乍然这样提起咱们家三个字,可见心里究竟有多欢喜。

卢氏微微笑了笑,眼里的疲累只是一闪而过:“大哥向来对云集寄望颇高,听说原本今年就要来的,只是我母亲病了,他留在家里侍疾耽误了,幸好碰上朝廷开恩科,大哥也就顺带把他带来了京城,大嫂跟重华也一道来了。”

皇后多年未见家人,自有许多话想同家里人说,卢太子妃又不是事事都知道,当下就派人出去宣卢大奶奶跟卢重华进宫。

亲人相见,自然又有一番互道温凉,尤其自从卢太子妃的事情过后,卢皇后一直觉得对不住自家兄嫂,卢老太太又在几年前过世,家中变故颇多,如今时隔这么多年,卢皇后心下感叹,很是仔细的问了一番家中事,又叹:“这些事,大嫂在信里从来不提。”

卢大奶奶长得俏丽保养得宜,瞧着比太子妃也不差什么,闻言就垂了头:“母亲她身子近些年越发的差了,提了也怕您跟太子妃悬心就是这次来京城,也再三交代我们不必跟您和太子妃提起她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