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卢太子妃才起身,殿门就被匆匆拍响了,湘芷出去问了一回,神色有些惶恐的进来通报说太子殿下来了,太子殿下于她们鸣翠宫实在是个稀客,此时此刻范良娣又刚刚才死
卢太子妃倒是一点儿没受影响,她迎着太子的目光站起来,表情说不上有多冷淡,却也着实没什么同情,她微微冲着殿内伺候的梁嬷嬷等人一扬下巴,梁嬷嬷等人就知机的都退了出去。
太子像一个受了伤的野兽,往前走了几步,居高临下的瞧着太子妃,声音里都散发着凉气:“母后忽然冲她下手,你是知道的罢?”
太子妃冷眼看着他,心里的厌烦无以复加,随意落座下来啜了口茶,侧耳往门外听了一阵风雨声,再回头看着太子的时候眼里半点光亮都不见了:“不管是不是,人死不会复生了,殿下。您若是来找我兴师问罪的,可找错了人您多能耐,她多能耐?这么多年我都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如今,我就能动了?”
太子像是一个钻进了死胡同的小孩,固执的朝她大吼了一声:“那是以前!现在你知道她动了你的儿子,你怎么还会继续忍着她?!”
卢太子妃由衷的觉得太子的话说的令人想发笑,她也因而真的笑了,声音里带着意味深长的嘲讽:“原来殿下你也知道她要杀我的儿子,如果我的儿子不是命大,此刻早已经不在这世上了。别说我没对她怎么样,我就算真的傻了他,殿下能怪我什么?”
太子被她问的退了一步,卢太子妃对他苍白得毫无血色的脸视而不见,语气平静得简直不似常人:“若是我儿子死了,殿下以为事情就能这样了结吗?殿下这张在圣上跟前带着的面具,早就已经被我撕下来了殿下您若是这样喜欢范良娣,如今大可以去圣上跟前告姑母一状,您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跟圣上说清楚,圣上或许会给范良娣一个公道的,您说是不是?”
她懒得再跟太子周旋,跟他说一句好听的话都觉得浪费,这样的可怜又可悲的糊涂虫,就不值得旁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他退让。
“殿下,我劝您一声,别在我这里找不痛快。这么多年,我们虽不像夫妻,可终究平平稳稳的过下来了。”卢太子妃厌倦的朝他看了一眼:“我为了儿子,您为了您的地位,咱们各退一步,井水不犯河水,不是很好吗?”
太子被卢太子妃的话说的哑口无言,他向来厌恶这个卢家表妹,就是因为她实在是太惹人嫌,她好似什么都看得透,从嫁给他的第一天起,眼里的光就一点一点暗下去
他挥了挥袖子,转身脸色铁青的冲进了雨幕里。
太子妃看也没往外头看一眼,这个太子就是个未长成却偏偏自以为睿智的小孩子,想法天真幼稚,性格自卑又自私,她曾经的那点热情跟对新生活的期许,早已经被他浑身的刺磨光了。
鸣翠宫一如既往的安静,范良娣的寝宫却闹翻了天,东平郡王饶是再怎样,亲生母亲乍然死了,一点儿征兆都没留下,也足够叫他崩溃。
他坐在母亲床前,整个人都昏沉的厉害,双手抱着头觉得头随时都快要炸掉。
他病了一场,他也不能不病,母亲经历过那样大的事都没事,忽然无缘无故就死了,他不是傻子,心里是知道有缘故的。
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缘故是出自自己的皇祖母,母亲是去见过了皇祖母以后才哭了一场,哭了这一场才给他取出了那些东西,跟他交代遗言。
周唯琪的手攥成拳头,狠狠地捶在旁边的炕几上,价格昂贵的玻璃炕屏顿时从上头滚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他有些猜到了皇祖母为什么要他母亲死,却又觉得不可理解-----他也是皇祖母的亲孙子,他也是父亲的儿子,就算看在他的面上,为什么就一定要逼死他的母亲?
有多大的事,不能叫母亲改?
他想不通,却知道自己皇祖母姓卢,不仅是周唯昭的祖母,还是周唯昭的姑太太。他心里的悲愤跟不平以及自伤一股脑的涌上来,把他整个人都几乎击垮,缓了许久才有功夫召房嬷嬷来说话。
范良娣毕竟是个侧妃,虽然上了玉碟,可那也是侧妃,钦天监择了个好日子,照着太子侧妃的丧葬规格置办了起来,颇有些无声无息。
房嬷嬷忙了这一阵,见自家郡王总算是缓过了神,抹着眼泪把郡王的疑问都一一的解了,末了又哭:“先前还没事儿,就是从清宁殿里出来,娘娘就有些不对劲,自己把自己关在寝宫里半天,又让我去给齐嬷嬷送信,叫齐嬷嬷把信妥当送出去等我再回来的时候您就已经来了,娘娘她连鼻息都没了”
加油加油~给自己打打气。。
第二十一章 后盾
范良娣大小也是个侧妃,还是众所周知的太子的宠妃,太子令人给她做了几天法事,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圈,驸马忍了再忍,回来还是忍不住同荣成公主提了提:“不过是一个侧妃,没听说过还有闹这一遭的”
这分明就是在跟皇后娘娘和卢太子妃过不去,荣成公主当着自己丈夫跟镇南王夫妇也忍不住叹气:“拿他没办法,母后说也说了骂也骂了,他还是这么着,能怎么办呢?”
镇南王抚着胡子看向荣成公主:“公主问过娘娘没有?怎的忽然就起了除掉范良娣的心思?”
除范良娣的心思一早就有,连镇南王自己也觉得这个祸害不好再留,再留着范良娣,东宫迟早就要毁在这个不知深浅又野心勃勃的女人手上。可是之前皇后一直下定不了决心,怎么忽然就开了窍了,还做的这么干净利索,几天的时间,就把人给弄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