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皇后听的头皮都直发麻。
既然不是恭王,那会是谁?她问自己,越想越觉得打颤-----这件事面上波澜不兴,可内里却早已掀开了惊涛骇浪。而得利最多的,莫过于莫过于太子的嫡长子,名正言顺的皇太孙周唯昭了
卢皇后实在不想往周唯昭身上想,那是她的亲孙子,是太子的亲儿子,这么多年周唯昭都忍过来了,从来没对太子起过什么心思。
那会是谁?她想了想明明被太子跟恭王两面夹击却半点事都没有的宋楚宜,再想想宋楚宜一步步引诱着她对太子快刀斩乱麻的下了狠手、又把在城外捉到的两帮人交给了建章帝,转头在建章帝跟前就闹开了这事,导致太子也彻底完了,恭王也完了
宋楚宜去清虚观之前就知道太子会对她动手,还特意备足了人手,果然打了太子的人一个措手不及,那是不是也说明,宋楚宜事先也已经预想好了要怎么对付太子?
太子这毒中的蹊跷,他去礼部根本没出事,是回了东宫之后才倒下的,那
卢皇后虽然知道不可多想,可是却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卢太子妃和宋楚宜,这两个人若是想除掉太子,是极有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太子跟恭王才是自以为能捕食的螳螂,宋楚宜才是那只黄雀。
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宋楚宜可就太可怕了,不,应该说是宋家跟崔家都太可怕了。
所以,她因为两个儿子而被建章帝冷待,太子瘫痪,恭王被逐,竟全是宋楚宜造成的?都是为了给周唯昭开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百一十六章 心肠
杨氏垂下头,也不知是真的自言自语还是说给卢皇后听:“所以媳妇儿真是有些发憷,实在是怕得罪了长宁伯府跟宋六小姐,以后昀哥儿毕竟是要留在京城的”她说着,又眼睛一红:“这回殿下出京,昀哥儿不懂事,还问我,怎么从藩地回来的时候那么多人送,这回父王出门却一个人,我都不知道怎么答他”
“就只杜夫人来了一趟,还是还是来划清界限的,生怕被连累了似地。也是毕竟杜夫人听说已经答应了做长宁伯府送新娘过去的主宾”
她说一句,卢皇后的脸色就难看一分,到最后干脆直接白了脸,抿着唇一言不发。
杜阁老这样年老成精的狐狸,怎么可能听不懂自己当初暗示他恭王已经没事了的话?可他偏偏又要透露出能求卢太子妃的意思
难不成竟真的是卢太子妃跟宋楚宜在引恭王上钩,跟杜阁老合谋骗了恭王的亲笔信,拿到建章帝跟前告了恭王一状,特意把他往死里整?
卢皇后越想越觉得可能-----要说杜家不是骑着墙头两面抓草她也不信,否则的话为什么杜夫人一听了自己的暗示,转头就跟恭王府要划清界限?不就是迫不及待的想黏上东宫?其实他们早就有这个意思,也早就开始这么准备了吧?
杨氏从清宁殿出来,牵了儿子的手不紧不慢的又去东宫求见卢太子妃,可卢太子妃并没空见她,她也不以为意,腼腆的笑了笑,仍旧带着儿子告辞。
令长史有些坐立不安,恭王临走之前特意吩咐过他的,叫他帮着王妃拿些主意,可是谁知道恭王妃什么也没说就进了宫,恭王现在可刚刚出事,她进宫去,要是稍稍说错话,恐怕就能叫事态更糟糕一份。
好容易等回了恭王妃,他忙让人送了信进去,没过一会儿就听见说杨氏叫他去花厅,到了花厅,果然看见杨氏正带着周唯昀喝茶,忙先行了礼,才问她:“娘娘这是”
杨氏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不紧不慢的把自己在卢皇后跟前说的话说了,见令长史瞪大眼睛,就道:“您放心,王爷交代过我什么也别做,我不过是进去陪母后说说话,提醒提醒她漏掉的一些事。”
不动声色就把矛头指向了宋家跟宋楚宜,卢皇后对周唯昭肯定是顾忌的,可对着宋楚宜就未必了。令长史摸一摸下巴:“娘娘也不必这样费尽心思现如今,皇后娘娘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出了这样的事,卢皇后这个当母亲的,恐怕在建章帝眼里是极失败的,加上现在周唯昭这样受宠,宋家的婚事又是建章帝亲自指的,皇后再不满,现在又能做什么?
“我晓得先生的意思。”杨氏毫不讳言:“可事情到了这一步,难不成真的要引颈就戮?坐在一旁等死?”
令长史皱了皱眉头,他的想法同恭王是一样的,现在远远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相反,这样一直闹下去,才可能得不到什么好下场呢-----建章帝如今也就是念在没几个儿子的份上,等把他惹急了,他未必真的不会对恭王下死手。
“就算不准备束手待毙,找上皇后娘娘也不是明智的做法。”令长史摇了摇头,似是很失望的样子:“皇后娘娘如今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不管是对东宫的影响还是对太孙的遏制,甚至对卢太子妃的控制,都不能同往常相比。
杨氏竟然笑了,她顺着令长史的话点头:“是啊,这些我也知道。”然后不等令长史反应过来,就又放了手里的茶杯,拿起一盏茶喂给周唯昀,声音冷的仿佛井水里湃着的果子,冷冷冰冰的毫无感情:“可没有用是一回事,恶心人又是另一回事。”
她只是单纯不的想看见这帮人太好过罢了:“先生想一想,若是皇后娘娘真的以为宋六小姐才是心机最深,害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的那个幕后黑手,您说,她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