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手段是狠了一些,可是周唯昭说的委实有道理-----杨氏这等心性,难保以后不调唆着恭王做出更过分的事来,若是想恭王好,就不该留着她。
卢皇后也知道这件事是无可转圜了,她只是还担心周唯昭迁怒恭王,因此才想着叫荣成公主告诉端慧郡主,叫端慧郡主再去同宋六说一说。
端慧郡主听了始末,垂了眼睛什么也没答应:“这事儿,我不便过问。”
两边的仇已然结下,说什么迁怒不迁怒的都是徒然,卢皇后若是还梦想着这两方能和和睦睦的,怎么能够?刀子都亮过了,还能放心留着对方?
等用了早饭,宋楚宜姐弟就上了门来送节了,端慧郡主笑着招唿了她们落座,又交代人去前头请崔应书-----宫里来了天使赐月饼并礼物,崔应书接了赏赐捧着去祠堂供上了。
崔应书却令人来请宋琰到前头去,说是有话同宋琰交代,端慧郡主叫人陪着宋琰往前头去了,这才把晨间曾嬷嬷来说的事告诉了宋楚宜。
“先前我还觉得唯昭这样大张旗鼓怕是会叫皇后娘娘更忌惮你。不过后来想一想,他做的实在没有错-----亮明了态度,杨氏又为这事付出了代价,皇后娘娘以后待你自然就要多掂量掂量。你也少了许多麻烦。”端慧郡主拉了宋楚宜的手:“只是你心里也要有个数。”
她看着宋楚宜:“如今恭王是这个模样,太子又倒了,东宫的皇太孙就是再名正言顺不过的储君,打他主意的只怕要摩肩擦踵前仆后继。旁的不说,荣成向来是个明理的,这回却会使了曾嬷嬷来说叫你劝唯昭,劝的是什么,你心里也大约清楚,明面上是想叫唯昭报了杨氏的仇也就算了,其实还不是为了给云岫县主铺路?”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同去
崔应书叫宋琰却是为了叫宋琰过了中秋就出发去蜀中:“你年纪也不小了,等翻了年虚岁就十一了,虽是十岁的童生了不得,可伤仲永的例子在前,你千万不可仗着天赋就不用功。”
宋琰有些迟疑,虽然如今恭王已经倒了,太子也成了个废人,可是宋楚宜还没顺顺利利的跟周唯昭成婚,他怎么放心走?
崔应书瞧出他的犹豫,就伸手在他头上凿了个栗子,虎着脸看着他:“你想什么呢?我又并没叫你立即就走,只是叫你心里要有个数。从前韩止的事,以后可不能再发生了,离你姐姐跟姐夫的婚期越近,事情怕是就越多。她未必有功夫顾上你,你祖父他们也只怕要忙的昏天黑地,你自家要谨言慎行,莫叫人钻了空子。”
宋楚宜跟周唯琪的婚期已经定在了十月初九,眼看着过了中秋就是了,再怎么不放心也没有叫宋琰这个亲弟弟不送姐姐出嫁的道理,他只是叫宋琰来提醒提醒,叫他别在这阵子被人抓住了把柄,近来事多,可没人能顾得上他。他偏偏又是宋楚宜的亲弟弟,那些人若是拿宋楚宜没办法,可不就要把主意打在他头上?
宋琰松了口气,并不因为自己被看轻而觉得生气,反倒开心的笑起来:“舅舅原来担心的是这个,那可尽管放心了。”他拍了拍胸脯,信誓旦旦的下保证:“我保准叫他们有来无回。”
经过在金陵将计就计把陈阁老扒拉下来和这回配合宋楚宜引出太子死士的事以后,他已然成了个宋楚宜第二,连宋老太太亦说他越长大就越像他姐姐了。
崔应书也不当回事,眼睛不在宋琰身上,忙着写什么东西,心不在焉的点点头:“你晓得就好,你姐姐事多,你也不小了,日后是要立起来的。你不立起来,怎么给你姐姐依傍?”
这些道理宋琰自小就懂了,可仍旧一点儿不觉得崔应书嗦,凡是事关他姐姐的,交代再多他也不觉得烦,反倒是凑上去看崔应书在做什么,看一回看不出个所以然,就又告诉他:“舅舅,我得往湖北去一趟。”
崔应书嗯了一声,听见宋琰欢唿,又立即收住了尾音,勐地抬起头来看着宋琰,瞪大了眼睛问他:“去哪儿?”
湖北如今闹水灾闹的厉害,因为这治水不力,瘟疫横行的缘故,生了多少事端?近来建章帝没功夫理会恭王太子,也有湖北的事闹大太大的缘故。现在这个时候,宋琰却巴巴的说要去湖北,他想来想去也没想到宋琰究竟有什么非要去湖北不可的理由,皱了眉头摇头:“哪儿也别想去,才刚才跟你说现如今这时节要处处小心,你倒是又兴起这心思来。你可知道底下有几个县都成了空城?现如今分派钦差都人人推卸,你倒是上赶着去!”
“去湖北的钦差不是已经定下来了?”他见崔应书皱紧了眉头朝他看过来,忙道:“我知道舅舅忙的很,我就是跟着去长长见识,绝不添乱。”
这消息倒是传的够快的,崔应书把书往桌上一放,肃了脸色盯着他:“谁跟你说的我就是派往湖北去的钦差?”
这也就是建章帝问人选,内阁把他推了出来而已,准不准还是两说,宋程濡再没有这么嘴碎的,会把这事儿同宋琰提起。
宋琰慧黠的眨眨眼睛:“先生说的。”
他一说先生,崔应书就只好无奈摇头-----清风先生这人着实是个人精,不过是他去了宋家一趟之后回来找了两个大夫,他竟就能想到那么多去。
他感叹完,照旧木着一张脸狠心摇头:“旁的事都好说,这事儿却没商量的余地,无论如何不许你去。我左不过也就几月就回来了,你跟着凑什么热闹?千里迢迢去一趟,回来之后又要马不停蹄的赶去蜀中,折腾来折腾去的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