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再提价的话,恐怕很多人都吃不起药了,加上疾病朝四周蔓延,各个村庄都有不少人患病,对药材的消耗更大,因此仅仅只是提价的话,也没有用处,为了不让药材彻底的断掉,药铺采取了限量销售的模式,每天只卖一百副药,卖完即止。

虽然这确实很残忍,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要知道县令大人已经组织了人手上山去采摘药材了,在各个村庄都在收购药材,但是依旧杯水车薪。那些富户手里面倒是有一些药材,但是那些人是不可能拿出来的。

而且这些富户家中的丫鬟奴才们也患病,消耗了不少的药材,就算他们拿出来也没有办法对镇子上的百姓有多大的帮助。

现在县令大人就在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温家的人来救助他们,只是已经到了他们预计的时间,温家的人还没有来,县令大人心中越来越不安,难道温家不愿意帮助他们吗?

温家大少爷确实把他收到了手下,但是他只是对方的手下,没有办法命令对方做什么事情,对方不管,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是温家的人没有来,他们派去的人也没有回来,这让县令大人有了更不好的想法,难道说他们送信的人,在路上就遇害了。毕竟现在疾病肆虐,到处都乱的很,要是在路上遇到什么意外的话,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连信都没有送到,那么温家不派人来帮助他们就非常正常了,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求助的事情。

看着自己治下的百姓生活困苦,县令大人有一些犹豫,自己要不要再派人去送一封信,毕竟他不清楚之前送信的人是送到了信没有回音,还是在路上就遇害没有把信送到。

当初为了以防万一,他已经派两个人去了,不然的话送信一个人就够了,没想到现在还是没有音信,不过还没有到他们约定的最后的时间,因此县令大人没有再派人去,如果到了他们约定最后的时间,两人还没有回来的话,那么县令肯定会再派人去求助,只不过这耽搁的时间就有一些久了,中间会有多少百姓死亡无法计量。

“大人,您先歇一会儿吧,这段时间您为了百姓殚精竭虑,身体可受不了,您再怎么着急,也不能不休息,要是您倒下了,这镇子里面的百姓还能指望谁。”师爷说道。

“现在的情况我又怎么可能安心坐下来休息,本官这个县令做的实在是太失败了,治下的百姓有没有办法解救。”县令大人说道。

“大人,您千万别这么说,要不是您的举措得当,现在镇子上也不会这么安稳,就算病死了不少的百姓,在大人的安排下也没有出现什么乱子,比起其他的地方,我们镇子已经是算幸运的了,大人您是一个好县令,有大人您这样的县令,是百姓之福。”师爷说道。

“之前麦子抢收的时候,因为众多百姓患病,麦子抢收得都不是很及时,损失了一部分的麦子,不知道百姓们交了赋税之后还能不能吃饱。”县令大人说道。

“县令大人放心,今年麦子的收成不错,即便有一部分麦子损失了,依旧能让百姓吃饱。”师爷说道。

第62章 好消息

当然师爷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虽然今年的收成不算差,即便有一部分损失了,也和往年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有大量的百姓得病,抓药吃药花了他们大量的积蓄,就算今年丰收,也没有办法补偿这部分的损失,更何况只是和往年差不多呢。

还是有一部分的百姓,恐怕日子要过得非常的艰难,不过现在县令大人已经这么担心了,师爷就没有说出来了。

不能让县令大人更加的烦心,现在县令大人已经这么忧心了,作为属下,自然不能再给谢林大人增添烦恼。

“这一段时间,因为疾病肆虐,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有大量的百姓失去了家人,甚至有一些一家人都因为疾病死去,这样的惨状,都是本官无能。之前本官已经将这里的情况写了奏折发了上去,可是朝廷现在都没有一点的动静,看来朝廷是不准备管我们了。”县令大人说道。

县令大人心中非常的忧心,现在镇子的情况很凄惨,周围的城池也应该差不多,可是朝廷没有任何的动静,没有一点赈灾的意思,连赋税都不打算少收,这让县令大人心里面很不安,希望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

他只是一个县令,仅仅是一个七品芝麻官,人微言轻,也没有办法影响到上面的官员的决策,所以他也只能在这里担心,没有其他的办法。不过他还是很寒心的,朝廷不管这些百姓的死活,朝中官员大部分都只顾自身利益,这样的朝廷真的让人很失望。

作为一县父母官,他已经尽力了。他要是有其他办法的话,就不会去向温家求助了,毕竟温家虽然富贵,但是到底只是一个家族,不是朝廷,没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这些。

要是朝廷能赈灾救助这些百姓,他也不可能去找温家帮忙。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朝廷不管,他难道眼巴巴的看着这些百姓去死吗。怎么也得为这些百姓争取一条生路,温家宅心仁厚,虽然不是朝廷,没有义务救助这些百姓,但是只要温家愿意出手,这些百姓肯定能活下来。

所以他即便知道他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了,但是为了百姓,他我不得不豁出老脸来了,只希望温家不要见怪。就算温家要怪他,他也认了,只要温家愿意帮忙,以后温家有需要他的地方,他一定会竭尽全力。

虽然他也知道,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温家可能根本就不需要他帮忙,就算温家有困难,他也使不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