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立即澄清,明太子这边,他是太祖嫡子,唯一可能在神熙女帝手底下不遭殃的儿子,少帝若出事,太祖皇帝将遗旨之事托于他之手,也说的过去,毕竟也合情合理。

裴玄素这边澄清更简单,半朝文武,伏跪接旨,还有皇帝当面口谕,神熙女帝神志清醒的。

裴玄素和寇承嗣接的旨,甚至是敕命。所谓敕曰,也就是皇帝亲自拟旨的,诏曰则是则是中书省或翰林拟旨的。三道圣旨已经昭告天下,原件甚至是神熙女帝亲笔的。

舆论纷纷,城里城外,军中民间,一时议论众多,大家眼花缭乱。

包括朝堂和城外两边军中的将领,所有人扑朔迷离,屏息中,这大家都知道两宫是在互相攻击,都不好信,但又情不自禁屏息,保持密切关注。

包括蒋无涯。

消息传到西郊驻扎的京营大军中,他深深呼了一口气,这一则接一则的消息,他摇摇头,很明显现在是舆论攻击战,不必听。

父亲战死了,本来他不用死的,但他还是做出这个选择——直到目前,这边蒋无涯麾下的京营将领都依然在惊诧议论着蒋绍池的立场以及与神熙女帝的关系,这个蒋无涯也无话可说,只能装不知道。

但父亲之死,作为儿子,蒋无涯心里依然很难受。

但他现在的立场,连送葬守灵的都没有办法。

陈清游他们私下沉重和他说了节哀,蒋无涯表面还好,但私下的心情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唯一有些慰藉的,是他很快就收到消息,沈爹和沈星亲自出城,出面给蒋绍池等一众战死的将领安排收葬。

蒋无涯知道沈家父女是为了他爹去的,总算有个他能放心的人主持父亲的丧事了。

思及沈星,他心里酸酸涩涩的,又想起父亲和神熙女帝,还有早逝的母亲,他难过又复杂,终究长长呼了一口气,压下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