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自家儿子就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应该不会再有那些待遇。
“咱们去第一宾馆!”
顾倾城早就计划好了,来京城之前,她给舍友打了个电话,拜托他帮忙订了房间。
这时正是公私合营的黄金时期,除了绝对国营的饭店、宾馆外,还有一些刚刚过度完的比较商业的机构。
只要有介绍信,只要有钱,就能住店。
相对而言,比随后的六十年代要宽松许多。
顾倾城有村子里开的介绍信,能够证明顾家人不是盲流。
她还有一沓的钱,足够让顾父顾母他们舒舒服服的住旅馆,畅畅快快的在京城游玩好些日子呢。
“第一宾馆?”
顾母听着就觉得很高大上,于是,她下意识的问了句,“很贵吧?”
“要不,我们去你的宿舍挤一挤?”
不说这个时代了,就是搁在后世,为了省个住宿费,家长们也会在孩子的宿舍里凑合凑合。
而舍友们,基本上也都能理解,并默许。
顾母跟儿子闲聊的时候,就曾经听他提到过类似的情况。
顾倾城:……
人家家长能在宿舍里挤一挤,是因为人数就一两个。
而他们家的,可是来了一大家子呢。
一家五口,有男有女的,怎么挤?
当然,想想办法的话,也是可以做到。
找个女生宿舍的同学(或是老乡),把顾母、顾三妹塞进去。
再找自己宿舍隔壁的同学商量商量,把顾父、顾二弟、顾小弟等分别塞到两个宿舍里。
但,顾倾城把家人接来,是让他们游玩,是让他们树立信心的。
而“穷游”什么的,永远不会舒服。
对于本就自卑的人来说,太过将就,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自卑。
“娘!咱有钱!”
“再说了,儿子把你们接来,就是想让你们好好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