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次他却碰了壁。
没有片商想买《复仇》。
理由也很简单,第一,片子里的中文实在太多了,第二,镜头的质感好旧。
一部独立电影要能卖出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片商有对这部影片在美国本土取得一定票房成绩的信心。
是的,《复仇》这个剧本的确被竞相争抢过,但是那是因为《复仇》这个剧本的内核是中产阶级的母女矛盾,那些好莱坞的人精们可不是为了拍一部亚裔特色过重的电影才来抢这个剧本的,他们瞄准的,一向都是美国电影最重要的票仓——中产阶级。
所以太多中文,减分项。
而李平的拍摄风格也和美国导演的拍摄风格相差极大,用那些片商们的说法就是——“天哪,看上去就跟上世纪的电影一样,太过时了”。
这两个原因就让这部电影从剧本时期的炙手可热,变成了现在的无人问津,甚至还有当初试图从李平手里买下剧本的人跑来对他说——“我早跟你说过了吧,导演不是谁都能做的。”
事态一下子就让人发愁了起来。
“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艾德突然伸手锤了下桌子,吓了坐在他对面的李平一跳。
“我们去参加圣丹斯电影节,那儿的片商很多,总会有人慧眼识珠看出这是一部好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