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电影不光是精巧的结构,完美的镜头。

观众并不是仅仅会为一部“好电影”驻足,他们更会为一部可以触动人心的电影驻足。

情绪,永远都是凌驾于一切合理之上的存在。

而且,关于影片结尾处录像带那个情节,费舍尔导演不懂那种近乎残忍的自我牺牲的快感。

是的,现实里可能大多数人不会有露西这样温柔又平静的死意,无力反抗的人以死亡作为向亲人唯一的复仇似乎更合逻辑,但是那些和露西处于同样处境的人,他们绝对幻想过这种完美的牺牲,这种完美受害者的温柔才是真正的残忍快刀,而他们想看这快刀斩在他们又爱又恨的那个人身上。

费舍尔导演以为他对剧本的改动应和了《复仇》这个标题,但是他没懂,另一面的复仇本该在电影之外的。

而这一重复仇会让本应看完电影哭一场就算了的观众卖力地将这部电影宣传出去。

——我恨你,但我要让你,要让所有人看看我有多爱你。

第64章

艾德惊讶地发现, 还真如秦尤所说,这场馆隔音差的问题反倒成了优点——里面的动静太大了,吸引了不少好奇的人。

《复仇》的场馆仅仅经历了一场较为冷清的首映,就开始爆满了。

这突出的效果吸引了不少自诩专业的片商, 其实以他们的专业目光来看, 《复仇》这部影片本不该如此火热, 但是……他们自己看下来其实也觉得好看,不是作为片商的好看,而是单纯觉得好看,简单来说, 电影提供的情绪已经充足到足以压过他们天长日久作为专业人士累积起来的观影本能了。

他们很快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意味着他们碰到了极其难得的好电影,必须赶快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