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忍不住想,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蠢笨的人,这种人,若不是投了个好胎,还不知在哪块地里啃食呢。
若他真没有孩子,从宗室过继断不可行。
宗室子弟仗着投了个好胎,想百姓供奉,那里配了。
皇后把处置的结果告诉萧允铮,萧允铮没说什么。
这样过了三五日,已是十一月,宫中又下了几场雪,明光帝写信给赵王,信刚刚送出去,这才过一日,就收到赵王奏折。
说得知萧允铮受伤,王妃日夜哭诉心疼孩子,将之养在宫中实在不放心,已经命人进京,接他回西北了。
接的人正在路上。
本就是宫里照顾不周,信写得还算恳切,说萧允铮性子顽劣,恐与其他公子相处不来。他天性不喜拘束,还是回西北好些。
又言儿孙自有儿孙福,功课上不必强求。还说萧允铮孝顺,若是知其母亲日日夜夜以泪洗面,恐怕心里难安。
写得周到,让明光帝想拒绝都没办法。这奏折倒也能让明光帝看出不少事,在宫中有赵王的眼线,借故将萧允铮接回,更是先斩后奏。
他若应允,恐怕让公子进宫就成了个笑话。
日后谁再想让儿子回去,岂不是受个伤,说宫中照顾不周就够了。
明光帝看着折子,觉得胸口闷得慌,他咳了好几声,直到张德递了茶水才压住咳意。
奏折他给放到一边,没有理会,转头处理起别的公务来。
他再想想,要不要将萧允铮送回去。
次日,明光帝又看见禹王送来的奏折。
禹王说长子养伤许久,留在宫中并不放心,想将之接回,慢慢养伤,大不了养好伤再送回去。
信中也说王妃思子心切,而萧允枫到了议亲的年纪,不可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