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不仅神奇,而且很漂亮,别说学生们,后面坐着的校领导和老师都看得目不转睛。

林乔并不着急,等紫烟升腾得差不多了,才笑着问下面的学生:“这种紫烟是我们人体所必须的一种化学元素,一旦缺少了它,我们就会得一种粗脖子病,因此我们需要吃海带来补充它,有没有同学知道它是什么?”

多数同学一脸茫然,但也有知道的,在下面试探着问:“是不是碘?”

“对,是碘。”

哪怕对方没有举手,林乔依旧带头鼓起了掌,“这位同学猜得很正确,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

这个实验一做,有不少同学都忘了来之前郑慧芳的叮嘱。何况不止林乔,后排的老师和领导也都在鼓掌。

很快实验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课堂上的气氛也被彻底带动,林乔就顺势讲了讲这个实验的原理,并将实验形成的碘化铝的化学式写在黑板上,接着以此作为切入点,继续讲郑慧芳没有讲完的元素周期表。

“这个导入不错,很自然,还有意思。”高一年级的一个化学老师低声道。

他旁边另一个虽然没说话,但也点了点头。

他们之前都没听过林乔讲课,对林乔的主要印象就是有想法、有胆魄。

一般像她这个年纪,连课都没讲明白,谁敢给领导人写信提建议?

没想到她课也讲得这么好,难怪带那两个班进步飞快。而且这还是只准备了一天,她跟这些学生也没事先磨合过,这要用的是她教那两个班,效果肯定比现在还好。

别说学生和这些老师,几个不教化学的校领导都跟着听了进去,只觉一转眼的时间,下课铃就响了。

林乔刚好讲完最后一句话:“那么这节课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同学们的配合。”

这么快就结束了吗?

下面的初三学生愣了下,旋即才响起如潮的掌声。

什么郑老师的叮嘱,他们早忘光了,现在只觉得半节课时间太快,听得还有点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