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冀州拿下了,吞进肚子里了。既然如此,一些变革也得跟上。

说是收拢人心也好,为自己储蓄后备的军队力量也罢,反正霍霆山打算改一些政策。

最先动的就是耕耘这一块,把能开发梯田之地用起来,除此之外,粟类的种植逐步向小麦过度。

要令老百姓换种的庄稼并非易事,不少百姓就是比较固执,因此逐步更换作物品种一事得恩威并施。

一方面奖励,另一方面惩罚。

出榜宣告,每户人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地用于种小麦,达到者有银钱奖励,抗令者笞四十。

麦种由家中有田地的百姓自行到官衙中领取。

当然,这并非免费的,免费领取的麦种不易被珍惜。麦种设在不及市面上售价的半数,只要不是傻子,都该知道这笔账该怎么算。

为了防止有人欲借有田地之家低价吸纳便宜的麦种,再运到其他地去售卖获利,领取了麦种的百姓皆需登记详细信息。

待明年麦子成熟,衙内会挨个走访。

若领了没种,需按市价三倍返还麦种的钱。

至于麦种贱卖给老百姓,其中亏掉的钱由何处填补。

那自然是长安贵人们买香皂的银子。长安权贵取自底层的民脂民膏,如今还回一些去再合适不过。

“陈先生,出榜公文由你来书写。”霍霆山点了陈世昌,后者领命。

待谈论得差不多,会议散了。

一众谋士从房中出来。

公孙良看见陈渊候在门外,他记得今日是陈渊负责给孟灵儿授课,不由问:“陈校尉怎的来了,小娘子可是出了状况?”

陈渊:“非也,只是有些事和大将军说。”

公孙良摸了摸羊胡子,不再多问。

陈渊在外禀报,很快进了书房。

霍霆山看向陈渊:“何事?”

陈渊开门见山:“大将军,繁花苑中的一众女郎,您打算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