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这个事儿不是你们说全权委托给我就能当甩手掌柜的,这里面涉及到的金钱利益眼下你们可能还感受不到,但等过几年厂子建起来了,你们就会明白的。”
“为了避免将来产生更多不必要的纷争麻烦,我眼下必须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你们家,必须要在药厂建起来之前,将这个药方子的所有权问题彻底划分明晰,你们顾家几个兄弟,甚至包括大叔大婶儿,你们每个人都要分清楚,只有份额都分清了,亲兄弟明算账,将来才能家庭和睦大家欢喜。”
顾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的表情茫然。
实在是眼下国内确实还没有私营公司和股份制这个概念,顾家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两个老人出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即便是剩下几个读了书的孩子,也都没多少见识,对叶青的这番叮嘱,只感觉不明觉厉,但更多的想法他们是全然没有的。
这里面唯一还能稍微懂一点的,大概就是顾卫东了。
因为他是从九十年代回来的,改革开放后个体户如雨后春笋,私营企业也是遍地开花,甚至就连顾卫东所在的国营钢铁厂,也在面临转型改革,导致了大量工人下岗。
所以叶青眼下所提到的药方所有权划分,这个问题看似微小,但却至关重要,如果药方所有权不明晰,等到将来利益分配不均的时候,就很可能兄弟阋墙姊妹争夺,最终对薄公堂导致药厂分崩离析都不是没可能。
叶青这会儿把这个东西直接摆在台面上,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事实上反而是为了长远利益考虑,顾家人如今一大家子住在一块儿和气一团家庭氛围十分融洽,但谁又能保证将来不会走向反目那条路呢?
顾卫东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他很认真地对叶青点头,表示会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面,慢慢思考并跟家里人谨慎协商这事儿。
毕竟眼下才73年,离改开还早得很,顾卫东心里也清楚这个事儿确实不着急,所以他一脸的气定神闲,完全没觉得这事儿有多紧迫。
叶青也就是事先提个醒,让顾家人对这事儿先有个思想准备,现在未雨绸缪,总好过将来打无准备的仗,毕竟她自己也不确定药厂这个事儿具体会是在哪个时间点才能审批下来。
眼见着离顾卫东返程的时间越来越近,她也顾不上啰嗦了,赶紧把她拎过来的两个藤筐塞进顾卫东手里。
顾卫东看了看手表,知道时间差不多了,也没在家里过多耽搁,跟父母兄弟姐妹们略寒暄了几句就要重新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