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办酒席,是传承下来的历史传统。
这次的酒席,比第一次办得场面更大,肖年买了一堆糖果枣子花生,有小孩来的时候,慷慨地就往下一撒。导致来的小孩,各个兜里都揣得满满的。
慷慨大方的行为,简直是惊呆了村民。
有些闺女没嫁的人家,一个劲感叹,早知道就卯足了劲让他们闺女努力努力嫁过去了。
离过婚又怎么样,明白的人都知道这错是错在女方身上,而且,肖年的条件也在那呢。
尤其是看着肖母拉着明显胖了一大圈的肖燕出来时,明显是说肖家没看不上她的身份,还好吃好喝地供着呢。
不过现在,他们也只有遗憾和后悔的份了。
人家夫妻关系可好得很呢,瞧瞧,人家肖年,敬个酒都要牵着媳妇儿,那肖燕,明显跟之前不一样了,脸上多了女子的娇羞——这日子滋润地呦。
不过,村里,酒席过后,更令人惊讶的是,肖年结婚后,就要带着老母和妻子去市里住了。
市里,那可是发达有高高建筑的地方,他们这些村民能在县城买房子的已经很厉害了。
结果人家肖年呢,一声不吭地就在市里买了房。
那可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敢肖想的事。
有人唏嘘,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感慨,当然曾梅要是不骗人,好好的过日子,如今过好日子的,可就是她了。
不论事情怎么样,肖年这边都不在乎了。
时不时见隔壁李嫂来问几句,肖年自然知道他搬家的事传出去,是李嫂往外说了。
不过,他动静这么大,别人不想知道也难。
前面离婚那件事,有她帮忙在,肖年一时也气不起来。
李嫂这个人,除了嘴巴大点,他小的时候人家还是挺疼她的。
他以后可能就一周或两周回来一次,院子还要人家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