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做好后,让二郎在院子里支张桌子,再把饭全部盛过来。她就坐在椅子上等着开饭。
家里人对张希瑶偶尔偷懒的形为已经习惯了。他们都被张婆子洗脑过。什么“阿瑶从小就在县城长大,没干过家务,没做过农活。她脑子好使就行。你们脑子没她好,多干点活怎么了?!”
家里人没人敢说她懒。至于唯一跟张希瑶唱反调的许氏,她自己都懒得出齐,哪有资格说别人。
夏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二郎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就跟着帮忙。
当夏花端着饭菜出来,正好碰上西屋的那个妇人,对方刚从自己屋里出来,两人就打了个照面。
对方朝她点了下头,不慌不忙出了院子。
夏花却是兴奋得小脸通红,“阿瑶,你看到了吗?她长得好……”她想说漂亮,可是又不太对,因为长得只能算是有点姿色。
张希瑶觉得这就是没有文化的缘故,明明话已经到了嘴边,就是想不出合适的词,她替夏花补充,“温婉的气质。”
夏花眼睛一亮,“对!温婉!感觉是个书香门第出来的娘子。”
张希瑶点点头。
“你说她这个岁数,长得也还行,为什么不嫁人啊?”夏花觉得事情有蹊跷。
张希瑶哪里知道,“兴许是个寡妇呢。你看她把头发挽起来,肯定是嫁过人的。”
夏花觉得像,至于为什么不改嫁,兴许她就觉得独身好呢。也可能是她想找到一个合心意的夫君,“你别管他们的闲事了。咱们先忙自己家吧。”
她指挥夏花去活面。活好的面放到锅里温着,才能快速发酵,晚上摆摊才能用得着。
夏花点头去忙活了。等她忙完,张大伯一行人也回来了。
第51章
张大伯买了一车炭, 当然不可能放到院子里,谁都能拿着用。他把炭堆放到他和大郎的房间。然后用草盖住。
至于豆腐要放到锅上蒸。蒸好后,再用石头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