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娘子对着曹氏痛哭流涕:“阿娘,剖吧,不剖的话我觉得我会死在产房里!”
曹氏就这么一个女儿,她听得刘娘子这样说,直接就哭了。而刘弘基与曹氏老夫少妻,对刘娘子也十分疼爱,虽然男人本心还是觉得顺产更符合天理人伦,但被娘俩这么一闹,也就最终默认了要剖。
于是,刘娘子的这一例剖宫产就成为大唐有史以来第一例有计划的主动选择的剖宫产,受到了从后宫到各朝臣们的广泛关注。
徐清麦心里很清楚,如果这一次的手术成功了,并且后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外科尤其是产科的受重视程度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不过,她倒不算是很紧张,手术室的氛围还算是比较轻松,淡淡的被电刀烧焦
“刘娘子这样的年纪其实是很好恢复的,”徐清麦一边操作着手术一边与人闲聊,“一般女性到了三十五岁以上,就要被称为高龄产妇,其生产的风险性也要大大的增加。”
三十五岁是后世的标准,按照这个时空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条件来说,应该还得要下调。
刘若贤好奇的问:“那是越年轻越好?”
“当然不是。”徐清麦已经摸到了刘娘子的孩子那湿湿的胎发,她托起了小婴儿软软的脖子,“最佳的生育年龄其实是二十二岁左右,二十二岁之前骨盆和身体各处都还在发育,贸然生产怀孕不管是对母体还是对婴儿的发育都不是什么好事。”
“是这样子的。”稳婆罗娘子笑道,“我接生过那么多的孩子,很多父母太年轻的婴儿,其实气血都不足,而且还很容易生病。”
在一旁监看着刘娘子情况的姚明镜道:“想也知道,一些十四五岁的小娘子和小郎君,供养自己的气血尚且不够,更何况再供养一个腹中的胎儿呢。”
今日随着徐清麦来手术的,有刘若贤、姚明镜和罗娘子。
姚明镜对于金针术与外科手术的结合这一课题十分感兴趣,因此在过完年之后就正式加入到了徐清麦的手术团队中,她的金针术十分出色,徐清麦让其代替心肺监护仪器,监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识与心肺变化。后续能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却需要姚明镜自己研究琢磨。
而罗娘子就是之前抢救杨妃时,那位尚宫局里的稳婆。徐清麦打算组建一支专门用于妇科与产科的手术小团队,需要一位经验丰富又有学习意识的稳婆,想到她便腆着脸去向长孙皇后要人。